朱熹小故事

​朱熹大家都很熟悉,他的那句存天理灭人欲现在还很有名。他是理学的代表人物,那么他的生活如何呢。

朱熹公元1130年9月15日—公元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根据史料记载朱熹小时候就很聪明了5岁开始阅读周易6岁与其他孩童玩耍之时可信手将八卦图画在沙洲之上,还亲自编著了一本叫做周易本义的书籍可见他对易学的研究之深。朱熹相信风水的山环水抱,藏气聚风之说,不仅是相信他还迷信,他坚信只有祖宗坟墓的风水好了后人才能福泽绵延,为此朱熹将其父的坟墓三次迁移,其母、其妻、长子及他自己的坟墓都是自己亲自选定。还有据史书夷坚志中描述,朱熹在任提举浙东刑狱的时候与知州唐仲友起了纠纷双方都在气头上,于是各自上奏朝廷控告对方一时之间也是僵持不下。这位理学家没有想着如何说服唐仲友,而是打起了歪脑筋。经过多方打听朱熹得知唐仲友非常倾慕当时的江南名妓严蕊,于是他偷偷派人把严蕊抓来对其用刑,想从严蕊口中得知一些对唐仲友不利的消息好以此要挟。没想到严蕊宁死不从,于是朱熹把她再关再打仍无结果。常言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事很快就被其他人所知晓,一时间舆论哗然闹得沸沸扬扬,这许多人都敬佩严蕊甚至孝宗皇帝都知道了这件事,最终唐仲友与朱熹二人均因此事被免职。同时朱熹对于诉讼有着非常重大的偏见,他认为凡是涉及到诉讼都是先论起尊卑、长幼、上下、亲疏之分后,才听凡人是非曲直的言辞,他的理念是要以理杀人。据四朝闻见录的丁集记载,尽管朱熹大肆鼓吹革尽人欲,复尽天理,但在宋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监察御史沈继祖却列举了大量事实揭露他言行不一,他曾经带着两个漂亮尼姑外出旅游,并用甜言蜜语引诱她们三陪,最后二人还俗做了朱熹的小妾出去做官时都带着她们。此外朱熹的大儿媳在丈夫死后却怀了孕,不知孝顺虐待自己的老母亲,以儿女婚嫁喜庆的机会大肆收受红包礼金,一岁之间,数以万计,以知名学者的招牌,开门办学并擅自提价,收取高额学费,指使家属子弟偷盗别人的耕牛在古代这是重罪宰杀后胡吃海喝。此外朱熹还强行占据范染祖辈留下来的山林,用于修建自己的私家住宅还诬告原主并治罪。朱熹重视风水为其母选定了坟墓,而这地是别人的墓地,他不问这些让人挖了崇安一名弓手父母的坟墓用来安葬自己的母亲,全然不顾别人的祖宗曝尸荒野。朱熹的学问也许有他好的一面,也许上面说些的有的不是事实,但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有些东西不可能空穴来风,希望这些古人写的历史不是事实。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