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章经》/后汉迦叶摩腾、竺法兰/参考资料二:释经题(4)

(6)“觉”,是菩提(bodhi)的义译,系“不觉”之对称,是得悟涅槃的智能,指对心之本性的觉知、智慧。

所言“觉”义者,蕌觉醒悟之意。“觉”是菩提(bodhi)的义译,指一切众生本来具有的寂静不动、无生无灭而清净无染,完全远离一切差别妄念,照用朗然,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本成“常、乐、我、净”四德的自性清净心如来藏所本来具足的觉性,此等妙觉即是如来平等法身。

一切众生皆本具对心之本性的觉知智慧,与得悟涅槃的智能,这是一切众生皆能得以渡化成佛的根本。事实上只有通过如法修行而达到了等觉位的菩萨,才有那个能力觉知心之本源而入于妙觉之位。天台智顗大师将菩萨修行分为五十二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的阶段,谓次第修行,最后达到妙觉的悟位,即圆融、圆满的佛位。①本觉

大乘佛教认为,阿梨耶识之“觉”可分为本觉、始觉二者。一切众生之心体虽为先天本有而不受烦恼污染等迷相影响的本来离念之清净觉体,这个离念的心体(如来的平等法身)本来的觉性,即本觉。本觉,为“始觉”之对称。经过后天之修习,次第断破无始以来之迷惑,徐徐觉知与启发先天之心源,称为始觉。

本、始二觉思想,于显教之《大乘起信论》、密教之《释摩诃衍论》,及日本天台宗之教义中,均各有陈义而旨趣不一,兹概述于下:Ⅰ、《大乘起信论》之说

《大乘起信论》主张万有归于一心,而于一心立有“心真如门”与“心生灭门”。就心真如门言之:心乃超越差别虚妄相的清净而绝对不二之存在,原本并无所谓本觉、始觉之名。若自心生灭门言之:心被无始以来之无明所污染而产生了各种差别相,故于阿赖耶识(万有之本体)之中,才有了“觉”与“不觉”二义。而“觉”,又有始觉、本觉之别:“始觉义者: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说有始觉”。

于《法华经》经文而言,“本觉”是指五百尘点劫的释尊所悟。释尊在尼泊尔蓝毗尼园降生,十九岁出家,三十岁在伽耶城附近的菩提树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此在古印度应化而示现的释尊成道,称为“始成正觉”。此前权教及《法华经》迹门,即是以此始成正觉之佛的立场而作阐说“本觉”,但至《法华经》本门,在

第十五略开近显远,继而在

第十六广开近显远,明示真实的成道是在久远往昔。在《法华经》文上的范围内,是称此五百尘点劫的本果第一番成道为本觉。

于《大乘起信论》(大正32·576b)载:“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何以故?本觉义者,对始觉义说,以始觉者即同本觉。”“始觉义者: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说有始觉”。(注:“心体离念”:谓本觉心源之体,离于妄念。“等虚空界,无所不遍”:以虚空之无边无界,譬喻本觉之性的体量充满虚空,与虚空一样无边无界,无所不遍。“平等法身”:谓佛与众生本有的觉性平等不二,诸佛悟之不为高,众生迷之不为下。)

《大乘起信论》之“觉”义,即心源之体离于妄念所具有的圆满觉性,是相对于始觉而说的。众生的心体本来灵明虚廓,离诸妄念,清净无染。离诸妄染乱识的心体,觉性充满虚空法界,与虚空一样无边无界,无处不遍,法界一相。这个远离虚妄分别念的心体,即觉性的本体,也即是如来平等法身——如来藏。如来藏,就是众生本来具有的自性清净心,是众生本来寂静不动,无生无灭而清净无染,具有照明之德,原本就自然而成“常、乐、我、净”四德之觉体。

如来藏这个自性清净心,是本来圆满,广大无边的。众生本来具足一切的如来藏这个自性清净心,由于受无明风之熏动,本觉之体忽起最初一念之虚妄分别,遂产生世俗之意识活动。又由此不断妄上加妄的杂染错乱之妄染,从而有了世间种种差别相。我们反观自心就会觉察到,我们凡夫的心识,刹那不停地处于无穷无边的妄念之中,时而天上,时而人间,似乎是广大不可捉摸了。然而,这还是有限的。因为凡是虚妄分别心,都是有对待的,要有一个所攀缘的对象,有此即没有彼,知此即不知彼,不能遍一切处。众生心无始以来一直在迷,身心被烦恼与迷惑所缠绕、所充满,自性清净心的觉性被虚妄想念所熏习而成为妄识,由此导致生死流转不已。这如同水结成三尺之冰一样,非一日之寒。因此,众生心如同能照境物之镜,为尘垢所覆盖而使镜面之照物功能暂失;又如被无明之凝固成冰的水,只能局限在一定的空间内,不能与自性清净的如来藏心本来觉性的大海之水融为一体。此种相状,即谓之“不觉”。

众生心体的觉性虽然不依修成,本来清净无染,从来不与妄染相应,众生心原本就是脱离一切妄想的觉体。但众生本自具足一切,等虚空界,无所不遍,与平等法界无二的“一相”真如觉知心,必须要远离虚妄乱识才能显发。众生心若能远离虚妄分别妄执想念(其实从来就远离妄念的),“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这就如同冰化成水才能入大海的全体一样,心离妄念即能融入法界一相的大海——这时的心,就不再是虚妄分别之心,而是真如心的那个被称作法界性的“知”。这时,众生之心才是“心包太虚,量周法界”的如来平等法身。

法身有二种:(1)有庄严法身;(2)无庄严法身。法身是平等的,人人具足,无欠无余。但众生“没有”神通,也“没有”智慧,还“没有”这本自具足的庄严法身。如果发菩提心,修菩萨行,熏发了无漏功德智慧,这即是庄严的法身。如同金子,众生位的法身,如金子一样还在矿中——不能说没有金子,但是金质的特性,还不能显现。

圣者证得觉悟以后,平等法身得以显现,如同金矿经过冶炼而显现出金的特质。若至成佛,则不只是金质得以显现,而且得以从金制成金壶、金杯、金炉、金镯等等, 法身遍一切处而随众生根器应该可见之身而示现身量大小。

因此,法身是不分圣凡的,一切有情具足的,不过约随染还净说,有现与未现,随分现与圆满现的不同罢了。依此人人具足的法身,即称名为众生心中──生灭妄心中的“本觉”。

“本觉”是对“始觉”义说的。然而,“始觉”同于“本觉”。这里不是要说本、始不二,而是在说明本觉。

“始觉”,不是从凡入圣时的开始觉悟。从众生到成佛,当中要经过无数浅深不断的觉悟,经历一层层的不断觉悟,这整个过程之全体都是始觉。如《华严经》说:“尔时世尊在菩提树下初成正觉。”初成正觉,即是始成正觉的意思。“始觉”,是从凡入圣,从因到果,从事实的现象方面说。但推究起来,这不是新始产生的觉体,这觉悟是本来具有的。“始觉”,并没有增加了什么。所以说“始觉即同本觉”。

有人说:始觉是后得智,本觉为根本智,这是不对的。本觉与始觉的意义,可以举喻说明:如蒙上尘土的镜子一样,因有尘土的缘故,镜子照物的功能不能显现。现在用手一分一分地把尘土拭去,在拭去一分尘土时,镜子照物的功能即显现一分,到整个镜面的尘土拭掉,整个镜子照物的功能才全体显现。然而,这镜子的照物功能,不是拭去尘土时新生的,是镜子本来具有的功能;拭去尘垢,不过使这本有的照物功能具体显发而已。“本觉”与“始觉”的意义,即是如此。因此,“本觉”与“始觉”,并非有了本、始二觉再谈本始不二。要了知“本觉”是对“始觉”而说的,似乎有“始觉”,而其实只是“本觉”,如同你与全家出门旅行了一趟回来,“本觉”是你们“离开以前的家”,“始觉”是你们旅行回家的整个过程,以及“回来所到达的家”。

从本觉说,没有悟证的次第可说。从生死到成佛,从迷到悟而说有次第,是约始觉说的;约始觉说,悟证是有次第的,没有顿悟。说明这始觉的渐次悟入,先应确定始觉的名义。

《大乘起信论》云:“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说有始觉”。成立本觉与始觉的名义,其间即有一不觉。一般人以为不觉就是不明白,不觉悟。其实,不觉从本觉而来的,没有本觉,也就无所谓不觉了。如人的眼睛有病,看不见事物,说不见。心识对于事物的蒙昧,说不懂或不明。不见、不明,就含有见与明的意义。因为,眼是有见物功能的;但害了眚翳,所以不见,由此可知“不见”是依“见”而成立的。心本来是有明知事物功能的,由于无始的迷昧无知,名为“不觉”,“不觉”也是依“觉”而成立的。譬如木石,就不能说它知或不知了。所以说,依“本觉”而有“不觉”,此“不觉”是不同于木石之“不觉”的。“本觉”与“始觉”,相依相待而有;依于当下显出本觉的不觉(说到不觉,即意味着觉性的本在。如没有觉,根本说不上不觉),到转去不觉而显现真觉,即名此“觉”为“始觉”。所以说:“依不觉故说有始觉”。说始觉,说本觉,说不觉,世间的名言,原是相依相待而安立的。所以,切不可将《大乘起信论》所说的“本觉”,误会为“众生本来是觉悟的,不知如何忽然变成不觉的了”。若如此,佛也可以变成众生了,这简直是天大的错误!

关于本觉之相,自其作用而言,可用“随染本觉”来说明。自其体德而言,则以性净本觉来说明。

(待续中)相关文章:《四十二章经》/后汉·迦叶摩腾、竺·法兰/参考资料一:佛经七种立题《四十二章经》/后汉·迦叶摩腾、竺·法兰/参考资料二:释经题(1)《四十二章经》/后汉·迦叶摩腾、竺·法兰/参考资料二:释经题(2)《四十二章经》/后汉·迦叶摩腾、竺·法兰/参考资料二:释经题(3)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