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是雄才大略的皇帝,为什么没有进行西征?

秦始皇是中国一位非常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位的时候一统天下,而且建立了大一统王朝,实行书同文,车同轨,保证了中国在以后的两千多年里都有自己的民族认同感。不过,为什么他没有西征来扩大自己的疆土呢?

首先因为,周朝的时候,国家的边境就是到秦国的最西部而已,而当时的人们也认为秦朝的西部就是中国西部的尽头了,所以,秦国只会向东进攻六国,而不会向西。

并且西部那个时候也是一片荒凉,没有什么文明可言,什么月氏之类的国家在东方看起来就是一些野蛮的部落,甚至还不如匈奴先进,所以,这样的子民,这样的领地是没有任何的用处的。

而且,西部的海拔明显要高于东边,比如青海,新疆都是高原,没有道路,而且在当时看来物产非常的贫瘠,也不适宜农耕,既不适合军队驻扎,也不适合百姓农耕,所以,在那个年代,进行西征,然后来个西部大开发明显是荒谬的。

第二就是秦始皇那个时候刚刚统一了天下,天下子民终于结束了几百年的征战,所以,百姓都希望可以过上和平的日子,享受一下和平带来的幸福,这一点秦始皇也是了解的。

所以,他征服六国之后,除了征伐百越,就是击败了总是骚扰边境的匈奴,可以说秦始皇统治的后期,进行的军事行动是比较的少的。因为百姓非常的想要和平。

而且,在那个时候秦国的国库估计也是不太充实的,因为战争的时间太长,秦始皇又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修长城,建宫殿都是需要大量的开支的,这些钱只能从国库里面出,所以,秦始皇没有足够的钱来支持秦国军队的西征了。

第三就是秦国在东方的统治是不太稳定的,六国残存的贵族都是对秦国非常的仇视,而一些六国的百姓对于秦国的统治也是很不满意的。

秦国又是一个崇尚严刑峻法的国家,时间长了,更是加剧了和东方六国百姓的矛盾,并且还有张良这样的人想要刺杀秦始皇,而秦始皇如果选择这个时候西征。

只会让东方百姓更加痛恨自己,加剧东方混乱的程度,让六国残存的贵族有机可趁,还增加了自己被刺杀的危险,可以说西征在秦始皇的年代绝对是得不偿失的,很有可能因为西征会让东方再次发生动乱,甚至威胁到秦国的统治基础。

总之,秦国在当时因为种种原因,西征是不可能实现的。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删除)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