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抑武”与宋朝的灭亡:影响中国千年国运

从唐朝的安史之乱开始,直到五代时期,武人叛乱频繁,藩镇割据的局面持续达二百年之久。宋太祖以兵变上位,深知其对政权的威胁,因此从当政伊始就着手削夺将领军权,消除隐患。

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强力控制禁军并培养其成为全国军队的精干。一方面实行"强干弱枝",把精锐部队集中于禁军,削弱地方军队;另一方面分散禁军将领的军权,通过频繁更换将帅和士兵不断换防等措施,削弱将领和士兵之间的联系,避免军队军阀化。

二、以文制武。在朝廷中央确立了文臣处理政务的原则,执政官员都任命文臣,甚至在负责军事决策的枢密院也安插文臣,以牵制武官,从而杜绝了武臣大将对朝政的干预。在地方机构中,则不断派出文臣担任州县官,以取代原来藩镇手下的将吏。

应该说宋太祖的措施大多还在合理范围内,并且他当政时还给了边疆军队以特殊政策,允许边境地区将领有一定独立的财权和人事权。但是,情况到了宋太宗时发生了变化。宋太宗以不正常的方式即位,因此心理阴暗,对臣下的防范更加强烈。太平兴国四年(979)北伐幽州期间,发生了部分将领拥戴宋太祖之子的事件,对宋太宗刺激很大。从此,宋太宗在以往收兵权的基础上,更强化了抑制武将的决心和措施力度,宋太祖给予边疆将领的特殊政策全盘取消。随着两次北伐的失败,宋太宗彻底丧失了收复燕云的信心,而接受了以赵普为代表的一批大臣"兵久则生变"的告诫,放弃了收复燕云、军事强国的北伐战略,进一步导致军队将领作用及地位的降低。

宋太宗中后期,实行"守内虚外"的国策,将主要注意力转向内部。宋真宗即位后,全盘延续宋太宗朝的统治路线,将其确立为宋朝的"祖宗家法"。"澶渊之盟"的订立,更给了宋统治集团苟且偷安的机会,他们开始认为:通过金帛赎买的办法也能够消弭边患,并且代价比用兵更小。此后,宋当政者在以往的基础上又有所退步,对军事手段和武官阶层的作用更加贬低,宋真宗便称:"自契丹约和以来,武臣屡言敌本疲困,惧於兵战,今国家岁赠遗之,是资敌也。武臣无事之际,喜谈策略,及其赴敌,罕能成功。好勇无谋,盖其常耳。"

从此,"崇文抑武"的方略得到进一步的贯彻。这在宋朝廷当中文武官员的权力地位格局中得到明确反应。在宋朝以前,历代王朝盛行"出将入相"的现象,而宋代宰相以科举出身的文臣占绝大多数,如北宋宰相共有 71 人,其中 64 人出身进士。其余非科举出身的 7 人中,竟无一人出身武臣。澶渊之盟之后,作为最高军事机关的枢密院中文官也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从宋仁宗时期开始武将几乎被枢密院清扫出门。

靖康之耻后,政治格局发生变化,武将群体的地位有所提高。但南宋政权稳定之后,又坚持传统的治国方略,甚至不惜通过以杀害岳飞的手段,实施第二次收兵权,恢复长期以来的统治模式。南宋时长期由宰相兼任枢密使,全国统军体系依旧受到文官的控制。

宋朝"崇文抑武","守内虚外"的祖宗家法带来了严重的后果。首先是宋朝发明出了文臣统兵制度。随着武臣地位的不断降低,宋朝到宋仁宗时代逐渐形成了文臣担任主帅、武将充当副将的军事制度,宋军战役指挥从此变得拙劣不堪,消极防御成为宋朝的基本军事战略。

其二,由于军功集团在宋朝政治上的消退,武人为代表的尚武力量对政策的影响力明显不足,于是造成宋朝数百年对外以求和为主的基调。宋太宗接受宰相吕蒙正的意见,表示:"且治国在乎修德尔,四夷当置之度外。"宋真宗更自欺欺人的称:"兵革不用,乃圣人本心","今柔服异域,守在四夷,帝王之盛德也。"

其三,宋代的社会价值观与风尚也受到了深远影响。宋开国以后,社会上逐渐形成了"文尊武卑"的价值观。北宋中叶人田况引用当时人的话说:"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宋朝人以从文为荣,以从军为耻。宋夏战争爆发时著名理学家张载曾慨然以功名自许,上书拜见范仲淹欲从军效力,却被对方责备"儒者自有名教,何事于兵!"由于宋朝社会精英普遍鄙视和远离军队,无可避免的导致了宋军战斗力的低下。

到了宋仁宗时期,宋朝的"文治"达到了极盛时期,而全国能战之兵只有数万人,在战场上不断遭到西夏元昊的羞辱,最终竟向对方纳币。这一时期宋军的屈辱表现,已经预示着后来靖康之耻的到来。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