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燕子山 神奇的传说

燕子山最神奇之处,就是没有燕子。相传西汉末年,公元5年,大司马王莽权倾朝野,毒死了年仅十四岁的末代皇帝汉平帝,篡夺了帝位。刘秀以“兴复汉室”为名率绿林军起兵南阳,讨伐王莽,两军激战于白河滩,刘秀兵败,被王莽大军追赶,刘秀逃往西北深山至此(今忘忧谷第一道石门),眼看王莽追兵逼近,前方却被石山阻隔,刘秀走投无路之际,哀呼:“谁能救我也”。突然轰的一声石门大开,刘秀喜极,夺路而逃。行至不到百米,又被石山挡住去路,此时王莽追兵呼奔而来,刘秀又呼:“谁能救我也”。又听轰的一声石门大开,刘秀慌忙夺路而逃。行至不到三百米,再遇石山挡路,追兵将至,刘秀再呼:“谁能救我也”。再听轰的一声石门大开,刘秀仓惶而逃,逃至百米,石山第四次挡住了刘秀的去路,刘秀百呼,石山一动不动,王莽追兵已至跟前,刘秀瘫坐在随行大将耿弇拔剑劈开的石椅上,仰天长叹:“天要灭我也”。只听叽叽喳喳,一群燕子从上空掠过,悬崖绝壁上裂开一条栈道,刘秀率余部顺着栈道沿着燕子飞去的方向上到了山顶,此时,再看燕子不见踪影,只见眼前一个山洞,就是这个雷震子洞,刘秀率残兵钻进洞中,洞口巨石轰然塌陷盖住了洞口,挡住了王莽追兵,王莽追兵准备掘洞穷追,这时天降巨石吓跑王莽追兵,刘秀从洞中得以逃脱。数年后刘秀率3万兵马以少胜多打败王莽42万大军,取得昆阳(今河南叶县)大捷。建武元年10月,公元25年刘秀换朝东汉建都洛阳,史称光武帝。为感念当年落难时的领路神燕,赐封此山为燕子山,赐封四道石门分别为喜门、财门、福门、转运门,赐封上山神道为天路(天子路),赐封雷震子洞为燕子洞,赐封洞口巨石为退兵石,赐封石椅为龙椅,赐封此谷为忘忧谷。

长寿峡的由来

传说,很久以前,燕子山方圆百里常年大旱无雨,百姓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乡亲们从生到死寿不过五十。王母娘娘云游到这里,见此情景,心生怜悯,拔出头上的金簪,划地成溪,一泓清澈的山泉从此长流不息,即便是久旱无雨,也不曾干涸。乡亲们常饮此水,长寿健壮,百岁不老。为报谢王母娘娘的恩典,将此溪取名长寿峡,并将长寿峡按上、中、下游依次名为:天水峡、百寿峡、圣水峡。

百寿峡的由来

相传,王母娘娘拔簪划溪成峡,为让当地的乡亲们健康长寿,将手中的百颗念珠洒向长寿峡的中游。念珠幻化成或大或小、或明或暗、似寿非寿的百个图案印在石壁上。前村的姜姓老人寿终时118岁,弥留之际,他告诉了乡亲们一个他珍藏了一辈子的秘密:“他长年在山中打柴,有一天他终于找到了这100个图案”。按照他的说法,大伙儿全力将这100个图案找到,为防止风雨剥蚀消落,将这些图案镌刻成了“寿”字,并将此峡取名“百寿峡”。从此以后,当地的百姓纷纷去找“寿”字,久而久之,大家惊奇地发现找到的“寿”字的数量加上18,差不多都是他们保底寿命。于是这一带找“寿”之风盛行。朋友,既然来到了这里,也找找看吧?您找到的“寿”字的数量加上18就应该是您的保底寿数,寓意长命百岁,万寿无疆。(杨旭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