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印象:文化需要积淀之二

【上期回顾】台北印象:文化需要积淀之一

上一期我们说到了“台北民众无时无刻不礼貌谦让”的风俗现象,是因为制度设计得合乎人性。但一个制度想要长久施行,单单靠设计者是远远不够的。

这其中到底还有哪些关键秘诀呢?今天,咱们就继续探秘台北文化的成因!

今儿,咱们离开捷运站,走向阳光。

在台北的大街上行走,您会发现整个地面非常和谐,砖石上没有污渍,也不会零散地躺着胶袋、纸巾或果皮之类。

赏心悦目的同时,第一次到台北的游客也会十分苦恼:垃圾桶都去哪里了?

这真是一个相当奇怪的现象:街道上久久地才见到一个垃圾桶,——街道竟然能维持得那么整洁,垃圾都跑哪儿去了?

按照惯性思维,不应该是没有垃圾桶,大家更容易随手丢垃圾吗?

当时的我来不及深思,只是庆幸出行前查了攻略,记得有网友提及过台北实行“垃圾不落地”政策,所以我们带了足够的随身垃圾袋。

在接下来的行程中,通过与房东、的士司机等当地人的交谈,我了解到更多的信息。

房东跟我们交待房屋使用注意事项时,特别地说明:“垃圾你们放在阳台角落就好,不用自己丢。因为这片区域没有垃圾桶,只有垃圾车会在固定时间来收垃圾,那我不会让你们这么麻烦,所以垃圾放着就好,到时我来清理。”

与的士司机交谈时,他讲到:“台北实行‘垃圾不落地’,街上很少垃圾桶,但百货商场和便利店里,一般都有垃圾桶。”

直到离开的前一天,我在等公车的过程中,又发现了一堵墙上醒目地贴着“此处设有监控,请勿乱丢垃圾”的警示标语。

此时此刻,将所见所闻一一串联,我心中明晰起来:一套制度得以长久施行,起码得具备以下三个因素:

1、制度的设计要符合人性;

2、政策的实践要大力推行;

3、监管的工作要全面有力。

台北的“垃圾不落地”政策是一个正面例子,它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坚固的圆环,使得“垃圾不落地”不是成为一句空口号,而是切实地落入民众的生活之中。

民众习惯了遵守规范,经过一定时间,规则就慢慢变成习惯,不需要经过思考,所有民众就已经自觉行动了。

这就是一种文化形成的过程——从“法令规则”演变成“约定俗成”,乃至于“自我要求”。

这是我在《论语》中学习过,而最终在台北恍然大悟的道理:文化需要积淀!

优秀文化的形成,少说也要三代人的时间去积淀。所以这是一件思路清晰却行动困难的事情。

那我们该怎么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呢?

就拿孔子“出仕和隐退”的个人经历做蓝本,我们来做一个简明的分析吧。

一、出仕。

儒者的最终目的是出仕,想要为天下人谋幸福就必须占据一定的位置。所以儒家学说服务的对象首先是在位者(君子),儒者以仁爱之道辅佐君王制定制度,教化百姓,使得天下和睦、文化昌明,这自然是最直接的办法。可并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幸运,您看孔子,即便位居大司寇,可是国君不听他的意见,纵使他有再高的理想和再大的本事,那也是无用的。

二、隐退。

于是孔子选择离开仕途,从事教育。曾经有人问他“为何不从政?”他答道:“我教育青少年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他们懂得处理最近一层的关系,也就能辐射到更大一层的关系上了。又怎么能说我不从政、做贡献呢?”

我认为,从孔子的经历,我们就能了解到无论身处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只要自己在不断学习,并愿意向外传播,这就是对这片古老大地的贡献啦!

文化需要积淀,这不仅仅是在位者的职责,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事情!

愿与诸君一同前行!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