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才知道为什么骆宾王7岁就能写《咏鹅》,一年级时太单纯了

还记得一年级时必背的那首《咏鹅》诗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诗到现在我们还印象深刻,不过这首诗的作者骆宾王当时我们只知道他是一个唐朝著名诗人而已。

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咏鹅》就是他7岁时写的,当时被称为“神童”。但是,我们都没有发现,骆宾王笔下的“鹅”在当时却是一种财富的象征。

当时唐朝时人们流行养鹅,因为养鹅有两个好处,一个是结婚的时候当做聘礼,唐朝之前聘礼基本都是用天上的大雁,可是大雁实在太难抓了,而鹅又有着“舒雁”一称,所以唐朝时期人们就用鹅来替代大雁,当做聘礼。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的时候就送给了唐太宗一只黄金制作的鹅,就是这个意思。

此外,人们养鹅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鹅能赚钱。鹅能赚钱并非是将鹅卖掉,而是用鹅去淘金。唐朝时期黄金多沉于水里的沙中,而鹅经常游泳,吃水里淤泥,它们排泄时会将这些沙子排出,人们就将这些排泄物拿去淘洗,炼出金沙,发家致富。

因此,当时每个人的家里基本都会养鹅,连官府也有专门的人来养鹅,一时间养鹅盛行。骆宾王的家里也是养鹅大户,所以骆宾王从小就看着鹅长大,这才有了灵感,写出了千古名诗《咏鹅》。

这让我想起了18-19世纪美国西部淘金热的时候,很多人放弃了现有的工作,纷纷去西部淘金,商人不做生意,船夫不开船,仆人离开老板,开始了淘金生活。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真正淘金的人没有赚到钱,反而是被一个卖铲子的和卖牛仔裤的赚的盆满钵满。反观唐朝养鹅热潮,也没见有人能够淘到很多黄金,反倒是出现了一位7岁神童,为中华诗词库增添色彩。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