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臂被箭射穿,他仍坚持作战,死于沙场后,10万百姓为其送行!

只要你是为国捐躯,世人就不会忘记你的名字。大浪淘沙过后,即使是负心的历史,也终将为这样的人,留下耀眼的一笔。

提起满门忠烈的杨家将,大家耳熟能详的,当然是其第一代领军人物杨业。他的丰功伟绩,历史记载是比比皆是,在此不作赘述。今天要说的,是其第二代杰出人物——杨延昭。

作为杨业的长子,杨延昭也称杨六郎。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史料的说法是,当时辽国人迷信,认为北斗七星中,第六颗星,就是专克辽国的。因为杨延昭对辽特有威慑力,他们认为其就是第六颗星转世,因此称他为杨六郎。

幼年的杨延昭,不喜言谈,但颇有军事天赋。没事就鼓捣行军作战的游戏。杨业对此深为赏识。每次作战,必带他一起同行。有这样一个武功高强的父亲带着,很快,杨延昭就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人。

公元986年,他曾与父亲一起出战,攻打朔州城。作为前锋,杨延昭骑马挥枪,正在勇猛冲击时,不料,敌军一支暗箭,却当场把他右臂射穿。尽管如此,男主仍面不改色,带领将士奋勇拼杀,最终攻下了朔州城。

父亲杨业阵亡后,杨延昭被派往河北前线任职。刚到遂城时,正好碰到辽军南下侵犯。面对凶猛的辽军,城中人心惶惶。正值隆冬,在来不及作出全面部署的情况下,杨延昭命人将水浇在城墙上,一夜之间就冻成了坚冰。面对光滑难登的城墙,辽军只好望城兴叹,悻悻撤兵。

此后,在对辽作战中,杨延昭表现出高超的作战水平和军事才能,并因此屡建战功。公元1001年,他在羊山埋伏精兵,自己率领部队与辽军交锋,将辽军引诱至伏击圈内后,与伏兵一起夹击,辽军大败,他还亲手斩杀了2名辽国大将。

澶州之役,杨延昭和寇准的主张一致,坚决反对议和。并带领人马杀入辽国境内,攻破古城,取得不小的战果。澶渊结盟后,因守卫边境的功劳,杨延昭再获升迁,任高阳关副都部署。

男主作风简朴,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共苦,每每得到赏赐,全部分给部下,公而忘私,部下也乐于为他效命。镇守边关二十几年,辽国对他非常敬畏,一听他的名字,往往不战而退。

1014年,57岁的杨六郎,在前线视察敌情时,不幸病发身亡。噩耗传来后,皇帝宋真宗极为悲痛,派使者护灵而归。河朔10万百姓,皆望柩而泣,悲伤落泪。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