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拉不开弓,不善骑射,却做到百战不败,连日本小说的主角都是他

今天咱们要讲的人是一个完全靠脑子在战场叱咤风云的人,他就是陈庆之,百战不败,素有战神之称。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这个神奇的人物。陈庆之,字子云,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年轻的时候就是梁武帝萧衍随从。

其实陈庆之的先天条件是非常差的,身体非常孱弱,连最普通的弓弩都很难拉开,而且很不善于骑马和射箭,但是他脑子非常好,胸中谋略甚多,在战场上指挥得当,往往能够以少胜多。

史书中并没有记载陈庆之的出身,陈庆之可能是个庶族读书人或者小官吏的儿子。天监元年萧衍登基,建立南朝梁政权。当时陈庆之年仅十八岁,担任了主书的位置。陈庆之带兵上战场是他中年时候的事情,陈庆之41岁开始领兵。当时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叛乱不成,在彭城投降南朝梁,并请求梁武帝派兵接应。萧衍于是任命陈庆之为威武将军,领着一干人等去接应。

梁大通元年(527),陈庆之和寻阳太守韦放一起攻打北魏涡阳(今安徽蒙城)。北魏马上派征南将军元昭率数万步骑来救援,陈庆之并没有退却,趁魏军老远过来又是刚刚到,所以仅仅用轻骑200人突袭元昭军,把他们打得不行不行的。

当然,这还不算什么,更可怕的在后面。大通二年(528年),北魏自己内部开始发生内乱,镇压叛乱的尔朱荣大肆屠杀北魏皇室,当时的魏北海王元颢以本朝大乱为由降去投奔了萧衍,还要求萧衍帮助他夺得帝位。萧衍出于战略上的考虑,梁武帝封元颢为魏王,命令陈庆之率兵7000人护送元颢北归。7000兵力其实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两个团。

北魏的当权者听说死对头南梁送来个烦人的家伙来当皇帝,内心非常的不爽,不爽那就打吧。于是北魏派出豪华阵容出来迎战。由丘大千率领7万人浩浩荡荡的出来,当然七万人不算什么,但是相比于七千人来说已经是相当多的了。本土作战,再加上武器也比较先进,而且北魏骑兵彪悍是大家都知道的,步兵也不用说了。这场仗看起来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如果南梁想要赢,那真的是要靠神人了。

然而,这陈庆之像开了挂一样,一上来就给人家一个下马威,一日之内攻占三城,迫使率领七万大军的丘大千投降。梁军在陈庆之的带领下直趋洛阳,所过之处,魏军望风而降。五月,吓破胆的魏帝元子攸立马分派部众扼守荥阳、虎牢等地,来保卫京都洛阳。而我们的陈庆之还是带着7000个人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攻克了荥阳和虎牢,这其间的厉害小编也就不多说了,大家可以自己意会一下,毕竟只有7000人,而且北魏也不再是七万兵力了,期间增加了很多兵力,总共加起来三十万。而且荥阳这个地方不是好打的。回到南梁,萧衍对陈庆之大加封赏,升陈庆之为右卫将军,永兴侯,封邑一千五百户。

大同五年(539年)十月,陈庆之去世,时年五十六岁。但是对于陈庆之七千战士大战30万魏军,百战不败这件事情,很多人还是持怀疑态度,毕竟历史有时候也是夸大的。

首先这三十万是不是真真实实的三十万,是不是加了各种后勤部队还有什么老弱病残。可能史书上也是想把陈庆之这个人物更加的神化,毕竟他对南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不管怎样,真的还是假的,陈庆之这个人的才能是不可否认的,有勇有谋。日本作家田中芳树的小说《奔流》中,陈庆之就是小说主角,为用兵天才和不败名将。看来我们陈庆之的名声已经远播海外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