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归昌·青年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编者注: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曾说“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从小到大,我们被父母、被老师教育最多的就是要勤奋。小时候是勤奋努力,好好学习;长大了是勤奋努力,认真工作。

那么,为什么要一直勤奋呢?因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勤天下无难事

自古以来,勤奋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勤能补拙”、“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等等劝勉人们勤奋的名言,都印证了古往今来的任何的成功与收获,无不是脚踏实地,勤奋辛劳的结果。

此时此刻,我想先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翁是一名著名的外国作家——斯蒂芬·金。他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家境也非常的贫寒,他曾经潦倒得连电话费都交不起,但是他有一个不同于常人的地方。他不像一般作家一样,一般的作家没有灵感的时候,就去干别的事情,从不逼自己硬写。但斯蒂芬·金却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坚持每天要写五千字,他从来没有过没有灵感的恐慌,勤奋是他成功的源泉。如今,他已经成为了世界上著名的小说大师,整天约稿不断,但是他始终坚持原则,每天都在勤奋的创作当中,从未间断。

从这个故事当中,我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一勤天下无难事”,没有什么是勤奋解决不了的事情。

勤奋工作,不断学习

反思到我自身的工作中,我发现,其实工作中我可以做的还有很多。我在面对书面材料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无从下笔,只能东拼西凑出差强人意的材料,归根结底,是因为自己积累的不够多,练习的不够多,肚子里没有东西,肯定是写不出材料的。上周去人大宣传工作交流会,听领导同事们分享经验,有一句话让我受益匪浅,那就是“好材料是用脚写出来的”。好的材料并不是单单坐在办公室里就能憋出来,而是要多走出去,多听、多问、多想、多看,从实际工作中捕捉每一个素材,认真思考并加以消化吸收,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实现综合运用。同时不放过每个练习的机会,不论大小文件,都要尽力去写,要知道厚积才能薄发,要想做到下笔如有神,全靠平时勤奋。

永远奋斗,永远在路上

勤奋也要求我们不惧怕未知。工作中遇到未曾涉足过的领域,不能迎难而退,要勇于尝试、勤于练习、敢于挑战,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熟再三次,要相信勤能补拙,熟能生巧,只要还能尝试,就绝不放弃。

勤奋也要求我们必须务实,从现在出发。如果只是文件到文件,那只能叫发出,不能叫出发;如果只是计划到计划,那只能叫空想,永远不可能实现;如果永远只是围着蓝图打转,那蓝图也终将成为水中月、镜中花。新时代里的出发,新征程上的进击,更需要扎扎实实,实干为要,一个实字干到底,一个勤字落到地。

常言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地不耕种,再肥沃也长不出庄稼,人不勤奋,再聪明也目不识丁。选择了勤勉和奋斗,也就选择了希望与收获;选择了勤奋和拼搏也就选择了成功与辉煌。

我们永远奋斗,永远在路上。

演讲:申晓彤

编辑:夏春梅

每天叫醒你的不是闹钟,而是勤奋!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