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除了祭祀屈原,还要拜拜天师钟馗!

临近端午,祭祀屈原是一件最为重要的事。然而,还有一事也最好一并做了,那就是拜钟馗。为何要拜钟馗呢?因为端午时节,玉帝给钟馗也派了差事,就是出来驱除五毒。所以除了吃粽子,挂艾叶菖蒲,还要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等等,顺便最好也拜拜天师钟馗。

如果对钟馗不够熟悉的话,可以看看《天师钟馗》和近期热播的《钟馗捉妖记》。

何谓五毒呢?蛇、蝎、蜈蚣、蟾蜍、壁虎(一说为蜘蛛),这是民间传说的五大毒物。五月恶,五毒醒,乱天下,不太平。关于驱除五毒,历代有不同的习俗和方式。

《续汉书·礼仪志》:"朱索、五色桃印为门户饰,以止恶气。"后世的昧符、吉祥葫芦即源于此。《梦粱录》卷三:"士官等家以生朱于午时书'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之句",这是宋代之俗。《燕京岁时记》又记:"端阳日用彩纸剪成各样葫芦,倒粘于门阑上,以泄毒气。"这是清代之俗。有的还在纸葫芦上垂丝穗、飘带等,更为好看,或在葫芦中剪出五毒形状,挂贴于门,亦表示将五毒之气泄尽之意,意为"倒灾葫芦"。至今中国民间仍有悬镜于门以避邪之俗。在唐代,专于五月五日午时于扬州扬子江心铸铜镜,以进贡皇帝,称为"天子镜",这也是辟邪之意(见《唐国史补》 )。所以后世多于门前挂镜驱邪。

据清代《北平风俗类征》记载:"端阳节,午时以朱墨画钟馗像,用鸡血点眼,俗称'朱砂判'者悬屋中,谓能驱邪。"《清嘉录》中也有记述:"适逢端午,堂中挂钟馗画图一月,以祛邪魅。"

传说钟馗原是陕西终南山人,文武兼修,相貌奇异,刚正不阿。钟馗应试长安,作《瀛州待宴》,被称"奇才",取为贡首。殿试,奸相卢杞以貌取人,迭进谗言,使其状元不第。钟馗怒撞殿柱而死,朝野震惊。后德宗下旨将其以状元职礼殡葬。后唐明皇久病不愈,一夜,梦一小鬼偷玉笛和杨贵妃的紫香囊,绕殿而奔,狂呼乱叫。懊恼间,忽见赤蓝身形从天降,捉住小鬼,囫囵吞下。赤蓝之人称自己名钟馗,"为念先帝厚葬之礼,今誓为陛下除尽天下之妖孽"。唐明皇梦醒,即刻病好。命画师吴道子依梦境绘成《钟馗捉鬼图》,遍悬皇宫内外护福祛邪魅以佑平安。并诏告天下,自此,钟馗成为"赐福镇宅圣君"而名声大噪。

(最囧钟馗:欧阳震华饰《天师钟馗》)

(最帅钟馗:谢霆锋饰《齐天大圣孙悟空》)

后来在西安一带,流行一种驱邪图案。即把蜈蚣、蝎子、蛇、蟾蜍、壁虎依次排列在铜钱的左方,手持宝剑的钟馗耸立于钱币的右旁,五种有毒的动物与钟馗"同居"于一铜钱之上,蕴含着斩除妖孽、惩罚邪恶之意。钟馗正直,几乎有求必应,后来渐渐地成为"万应之神",在民间名气颇盛,也成为道教谱系中较为知名的神仙之一。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