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文明 这是一个经济文化大繁荣的时代

原标题:丝路文明 这是一个经济文化大繁荣的时代

三彩载乐骆驼俑

千百年来,丝绸之路上从来不缺乏活跃的各国商人,丝绸、玉帛、瓷器、桑蚕、香料……通过驼队运转,浩浩荡荡的贸易不仅为唐长安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商路,也促成了沿线各国的经济大繁荣。

经贸之路 丝路上的“移动商铺”

见证者:三彩载物卧驼 (西安博物院)

骆驼,是丝路上最具代表性的贸易象征。在西安,一尊尊出土的骆驼俑就见证着当时的丝路繁荣。其中,西安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唐代三彩载物卧驼就是丝路贸易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之一。

三彩载物卧驼,2002年出土于西安市长安区郭杜乡三十一号唐墓,高29.1cm,长45cm。 从造型上看,这匹骆驼驼首高扬,双目圆睁,张开的嘴巴像是在嘶鸣。四肢曲跪卧地,尾巴卷曲上翘。背上垫一椭圆形毡,毡四周有打褶的花边,草绿色和白色相结合的釉色使其看上去相当艳丽。载物卧驼的双峰间搭有鞍鞯,上面有彩色的驮囊、白色的象牙、蓝色的丝绸,两侧还带着马蹬壶、白色的花口盘、凤首壶等物。周身淡黄、褐、绿色的釉色,是典型的精品唐三彩用釉。

唐代丝绸之路通达四方,国际贸易繁盛。据西安博物院藏品部部长伏海翔介绍,在唐代的丝绸之路上,骆驼作为重要的运载牲畜,随着丝路商道上日益频繁的贸易往来,为唐朝带来了各种异域货物,同时也把唐文化传播到了国外。这件三彩载物卧驼是唐三彩骆驼中反映丝路贸易最独具匠心的作品,逼真、优美的造型配合华丽的三彩饰釉,艺术效果令人叹为观止。

这件俑上,载着东西方贸易中常见的各色货物,体现了自张骞开通丝绸之路以后,中亚、西亚商人源源不断地通过西域来到中国,胡商们通过丝绸之路,与唐朝进行着繁忙的商业贸易,正是唐代中西贸易交融的证明。

文化之路

驼背上的“丝路乐团”

见证者:三彩载乐骆驼俑(陕西历史博物馆)

除了货物,往返于丝绸之路上的商人,在漫长、枯燥的旅途中怎么消磨时间呢?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的载乐骆驼俑,恰巧反映出了丝路商人的状态。

三彩骆驼载乐俑1959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西郊中堡村唐墓,高58厘米,长41厘米,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十八件国宝之一。这匹骆驼体格雄健,昂首卷舌呈嘶鸣状,骆驼背上铺着一条蓝色椭圆形毯子,两个驼峰之间架有一个铺着彩色菱形方格毯的深绿色平台。毯子自然地垂在驼身两侧,毯边微微上扬,似在迎风飘动。最令人惊叹的是,在这个平台上或坐或站,竟聚集了八个人。其中七个男乐手面向外紧挨着坐成一圈,他们拿着笙、萧、笛、琵琶、箜篌、拍板、排箫7种胡人乐器正在演奏,中间站立着一个女子,她面相圆润,体态丰盈,身着白底蓝花长裙,头微微上扬,右手举到胸前,左臂长袖舒展,似乎正随着节拍翩然起舞。

这组乐舞俑是典型的盛唐时期的作品,舞乐者均穿着汉族衣冠,使用的却大都是从西域传入的乐器,展示了流行于开元、天宝时期的“胡部新声”,即胡汉文化融合后的新舞乐。在现实中,一匹骆驼是无法承载八个人的重量的。但唐代的工匠们巧妙地将艺术夸张和现实生活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将现实中的舞台搬到了这小小的方寸之上,展现出了在唐代丝绸之路上,除了贸易,文化和艺术也在随着丝路一起走向世界。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