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盛京 | 奉天城韵之三万年前河岸的清晨

版权所有:沈阳市旅游委员会

沧浪之水拂桑田

沈阳,从何而来?

当第一个人类的脚印,印在沈阳的土地上,在他的面前,是汪洋一片。从东部山坡上遇到的第一朵浪花,从海枯石烂成为富饶的平原大地,沈阳从宇宙洪荒的寂寥中走来。当东北亚历史的每个节点都出现沈阳的名字,侯城、沈州、沈阳,是他的记忆。在一次次战争中,在一次次迁徙的路上,在一次次民族交融的时刻,这座偏踞东北的城市从未割断与中原的文化脐带。不仅如此,沈阳以东北军事重镇的身份,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每一次更迭。从退却东胡几百里的豪迈,从流放冷月边关的忧伤,沈阳从嘶吼与呐喊的薄雾中走来。当大明帝国击退渡海而来的倭寇,当女真民族穿过白山黑水的密林……

拨开重重的历史幔帐,沈阳穿过沧海桑田而来。

三万年前河岸的清晨

推开一扇门,清晨的第一道曙光迎面而来,这是刚刚河水放缓的初秋,这是一个简单又特别的一天。

推开一扇门,穿越十几万年的波浪,兽鸣涌入耳中,这是祖先的问候,是海枯石烂之后留给我们的仰望。

沧海桑田,日月星辰。沈阳城市的东郊、今天最受沈阳人瞩目考古基地——沈阳农业大学后山遗址,这里曾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沈阳人”生活中心,谁会想到厚厚的尘土掩埋的是沈阳地区更早的人类足迹。

至今仍没有被命名的沈阳第一代居民,迎着古浑河悠悠的晨风,开始了日出与日落交替的劳作。最早的沈阳人在哪生活?似乎在这里有了全新的答案。

沈阳农业大学后山遗址地处沈阳东二环与东三环之间,位于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120号的沈阳农业大学后山果园和百草园处的Ⅲ级阶地上,海拔高度82米。阶地下即为浑河古道。

这是一处位于河漫滩环境下的旧石器时代遗址。2012年至2013年,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先后两次对该遗址进行发掘,发掘面积109平方米。通过发掘,发现8处坑状遗迹,出土砍砸器、刮削器、尖刃器、石核、石片、断块等230余件遗物。石器原料包括:石英、石英岩、石英砂岩、石灰岩、砂岩、硅质泥岩、硅质灰岩、花岗岩、角岩、板岩等。

这一考古发掘,将沈阳地区有人类活动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的新乐文化的距今7200年,提前至距今11万年左右。当然,这未必是最后的结果。我们期待着在这里找到更多关于远古沈阳人的答案。

如何与野兽共存,如何与自然相处,这是人类恒久的问题。当沈阳的先人仰望星空之时,那些闪亮的星光,不知会比现在亮多少倍,然而人们内心的恐惧和未知却比那些星星要多得多。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无论是白昼时生产生活,还是夜晚休息,火已经成为了沈阳祖先的重要工具。正如我们现在所了解到的一样,简单的石器已经能够打磨得很精致,不仅能用来制作工具、装饰品,在饮食上也常常使用。可以想象,当第一口被烧焦的食物入口时,那种兴奋与惊讶会有多么强烈;当发现燃烧的火把能够驱散围攻的野兽,祖先对于雷火的仰望与敬畏,也许是从这一刻开始吧。

当我们再次踏上这片已经活跃了几万年的土地,透过遥远的清晨,三万年前生活在沈阳东郊的祖先们在这里与我们对视,心怀敬畏,彼此祝福。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