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支曲子演尽人生

十二支曲子演尽人生

读《红楼梦》二十多年,从囫囵吞枣看情节到细读章回品人物,再到诗词歌赋悟人生,我曾经模糊散乱的思维渐趋清晰条理。随着一遍读一遍深入,加之年岁的增添,阅历的沉淀,书中那些简约的诗词唤醒我对生命更深层次的感知。

光影切割着人生的不同层次,切割出生活的不同侧面。人生的路径种种,门与窗总在有意无意间开合;光与影总在无意有意中变幻着。谁在光下笑过?谁在影里哭着?谁在生活里看尽生命的起起落落?不过都是些有始有终的或者无始无终的幻灭。浓缩在《红楼梦》的各类诗词中,这种幻灭感会更加直观、更加强烈地冲击着读者。

小说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宝玉由警幻仙姑引着来到了太虚幻境,翻看了金陵十二钗的册子。其中的正册或咏叹一人,或感怀一事分别配有一支曲子。细品味,能够明心见性,领悟到红尘中有些乐事,终却不能长久,瞬息间光影切换,物是人非。掩卷沉思,些须触摸到作者的一颗尘心翻滚于烟火后的禅悟:人生或长或短,都逃不过幻灭,那么过程才最值得珍惜。遇见过,不负不枉;发生过,不怨不悔,都曾经鲜活又真实地存在着。

《石头记》缘起有诗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首诗词寥寥数语凝练出作者这一生的甘苦悲辛。登高跌重后,他把世间冷暖一一历遍,都付与了这一问一叹!人们仿佛看到了他曾经生活的赫赫扬扬百载的家族,转眼间呼啦啦大厦倾倒,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他由“锦衣玉食,绫罗裹身”转眼间“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一幕幕历历在心。这一叹一问足以把幻灭道尽,剩下的过程,就由那“木石前盟”的神话开始,由那一僧一道引着一众人等造世历劫吧!

行走在性格里的情感人生。《终身误》里有宝钗的结局,“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我们便不难想到,这个早早地与世俗和解,时时压制内心的火热,靠着“冷香丸”的信念,行走在儒家道统规范里,从不越雷池半步的女子,到头来得到了她想要的人,却也没有得到她想要的心,直至走上了李纨那般寡居的生活之路。这样的山中高士,有着这般停机之德,原以为可以步步为营,怎么会走进这样的结局里?却原来“事若求全何所乐?诸事谋全反不得!”《枉凝眉》里的寂寞仙株啊,她有才情韵致风流袅娜;她有脱俗忘我孤标傲岸;她有两情相悦率性洒脱,“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让人不禁唏嘘叹息:她那样的品格,她那样的身世,她那样的身体,纵那般坚持奈何又那般脆弱。陷入了无法解脱的恶性循环里,不难想到她会在无情的命运之下过早凋零,只待冷月葬花魂。

《乐中悲》更是让人深切地体悟人生莫测。“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史湘云,这个霁月风光,生性豁达的女子,才走出幼年的坎坷,嫁得才貌仙郎,眼看开启了幸福的旅程,可是转眼离殇,终是没有地久天长。沉浸在当下的她无论如何都不会知道,她的生活会忽乐急转悲!但我却总愿意相信,她这样的性格能够扛得起生活的重担,纵历经百般磨折后,她能够在并不完美的人生四季里走下去!《世难容》说的是妙玉,“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这个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的女子,既在青灯古殿前辜负了好韶光,又落得无瑕白玉遭泥陷。她始终不争、不欲、不颓废、不哀怨。她始终认真地过着自己的当下,过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一卷经书,一盏淡茶,一心清欢;一袭素衣,一树红梅,一身才华。她本有慧根禅悟自是高人一等,只是过于孤傲,不肯与世俗有半点和解,被贴上了“不合时宜”的标签。这个世界终究没有对她温柔以待,她凋落了,凋落在污泥之中,怎不让人痛惜怀思!

于宝玉来说,这些女子是他的尘缘、仙缘、佛缘、白首之缘。从她们的结局里我们可以看到生命中关于性格与情感的种种不同:有的任性张扬于外;有的守拙敛藏于胸;有的豁达开朗不曾系于心上;有的深居佛门任由红尘随缘来去无根。其实,得到与失去本是一对阴阳鱼,一味地追求结果,委屈自己忘了快乐,即便得到又如何?还不是失去了过程的真实;一味地追求真我,不掩饰,不和解,走着走着便会四面楚歌。纵任性地活过,得了过程的些许美好真实,大多也会失了结局的圆满欢喜。人生这一路,高低错落自难测,任命运之手翻雨覆雨,自用坚强迎着阳光坚强吧!一些快乐短则短矣,留着黛玉的几分真;学着宝钗的几分和;想着湘云的豁达快乐;记着妙玉的从容高洁,遇见自己的情感,且欢喜,且珍惜,历这红尘之劫且记得打理好凡俗的生活。

行走在环境中的未卜命运。《恨无常》“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元春,这个身居高位的女子却在旦夕之间命入黄泉,在家族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瞬息之后便无端失了性命,一切都那样地来不及,只能在梦中告诉爹娘须要退步抽身早。她是家族的政治投资,她小心翼翼地在深宫之内做世人眼中的贵妃,亲情于她已是君臣,眼泪于她不能在人前落得半滴。她饮尽孤独换却繁华烟云,任别人肆意挥霍了去!《喜冤家》“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迎春,这个不争不抗,一任委曲求全的女子,嫁给了骄奢淫荡的无情中山狼,短短数载便被逼上了绝路。这是迎春的无奈,更是她的悲哀。她的悲哀,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她的悲哀更是她的家庭用她的怯懦换了一场小小的交易。

《分骨肉》“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探春,这个才自精明志自高的女子,空有一腔抱负,眼看着家族飘摇于风雨旦夕,远嫁他乡,从此音讯全无。她的远嫁也是她这个家族在政治运转中的最后一张牌,且缓了眼前的难关而已。后面的风雨三千路,那些艰难险阻只能由她一人去承受罢了;《虚花悟》“将那三春看破,把这韶华打灭。”惜春,这朵还未开放的花儿,就这样被迫凋残。记得抄检大观园,她的丫头入画被查出私传赏物被赶出去时,她说的那番绝情又心冷的话:“快带了她去。或打,或杀,或卖,我一概不管。”她应该从来没有感受到过这个家族给予她的爱与暖吧。安全感的缺失、所处环境的险恶,使得惜春小小年纪就比常人多了几分孤僻、冷漠与自我保护意识。其实,当她从危机四伏的豪门大族里无奈逃亡,以最卑微的姿势苟且偷生之时,我们便可以透过她冷漠无情的表象,窥见她痛极避世时内心世界的极度悲凉。

这四个女子没有寄人篱下的委屈,没有无奈漂泊的艰辛,但是这个与她们血脉相连的繁华富贵之家,处在一个长满了脓疮的封建社会运转中枢的神经上。卷在家族内外交困、错综复杂的政治环境里,若赶了一场浩大的社火烟花,她们被裹挟着、冲击着,被点燃、被爆炸。

行走在伦理中的人物结局。《晚韶华》李纨这个青春丧偶的女子,坚守着贞节牌坊维护着儒家的道统。“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等到桃李春风结子完,可叹她自己已命近黄泉,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好事终》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秦可卿,这个擅风情,秉月貌的女子深陷在家族污浊的泥潭里。她的不自知、不自持的种种的美,让她搅进了宁府的肮脏里,在伦理的谴责中白白送了性命 。这两个人一个心如死灰,一个风情月貌;一个青春正好,一个可人得意,却都被磨折、被虐杀了。

在封建伦理的价值观念里,封建道统是男人的披风、铠甲,甚至是匕首、是镣铐、是十字架。而女人的一生里,那些坚守规则的被慢慢地杀于不见血的无形里;那些破坏规则的被无情钉上十字架杀于有形中。清代学者戴震说:“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便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封建阶级“以理杀人”的不合理实质。当为千红一哭,当为万艳同悲!

行走在权势中的人际消长。《聪明累》中的王熙凤,这个家族中曾经叱咤风云的管理人,荣宠至尊,到头来还不是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她对下人的严苛,她对权柄不留余地操控,使她在淋漓尽致地展现着她的才干时亦四处树敌,终致步履维艰,终于丢了性命;《留余庆》“幸娘亲,积得阴功。”巧姐,家道衰落时她尚未成年,被母舅奸兄卖到青楼,因为母亲当年偶动怜悯之心救济了刘姥姥,使她在落难之时得遇恩人。登高处,看你有几分真心对人;跌重时,便会看到有几人对你真心。正是: 劝人生,济困扶穷。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长夜当歌,长歌当哭。作者没有说话,可这些曲子一一道尽人生的玄机。曾经我都是略过这些以为无稽的东西,直奔情节。现在方悟得:这十二支曲子便好像庙宇山寺中抽得的卜卦之签,值得在光阴中反复体悟。

这些诗词是把光阴浓缩,浓缩到让你一眼清晰地看到光影的瞬间切换;让你瞬间直观地体悟到生活的瞬息万变以及生命的无常莫测。当你明白了这些,你会更加悲悯地去读那些惊心动魄的过程;你会一遍一遍回过头来再品味这些诗词;你会一次一次豁然明白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都不过是来点化你:让你更加看清楚生活的本质,然后你若依然念念留恋在展开的情节与过程里,那么你会依然更加深情地热爱着生活。

千帆阅尽,过程各各不同,一问一叹之间恍然一梦。知虚幻却不虚妄,知世相却不世故。在一个接着一个的日子里,生命此刻真实,太多的切换会让我们来不及思考、来不及准备,过往的历史却开着窗子,让你看尽古往今来的虚拟。一颗尘心始终保有敬畏、悲悯、豁达与坚韧,光阴切割一转念,愿你珍惜所有于烟火中的尘缘。

作者简介:李清云,笔名温暖。红高粱文学社会员,红学爱好者。有近百篇散文随笔在报刊、书刊、网络平台发表。曾获山东省影评征文二等奖,第五季微刊全国征文一等奖。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