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临死前,想的都是大清江山的永固,而不是个人得失!

多尔衮临死之前,他非常清楚自己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他真的活不长久,他就在想,我该怎么办,除了顺治小皇帝之外,他会有其他的抉择吗?第一种,他踢掉顺治小皇帝,自己做皇帝,选一个人做皇位继承人,可不可以?理论上可以!选谁来做继承人?我想,继承人只能由下面三个人中出一个。

第一位,他的弟弟多铎。多尔衮和他的弟弟多铎的感情非常深厚,在多尔衮没有子嗣的情况下,立自己的弟弟为下一任皇位继承人,合理合法,但遗憾的是,多铎这个人因为天花夺去了他的性命,他比多尔衮还早死了一年多,所以立多铎,历史不允许。

第二种,立他的哥哥阿济格。阿济格是一个赳赳武夫,脾气暴躁,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样的人在战场上当一个将军还行,要让他统领这个中国,他差得远了,这个大清王朝非败在他的哥哥手下不成。第三,就剩下了他抱养的儿子多尔博了,立多尔博,比顺治皇帝还小,自己真的死了,多尔博会不会被别人杀掉呢?所以,多尔衮在当时的情况下,除了顺治小皇帝,他别无选择,他只有跟顺治小皇帝配合,他没有别的选择。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他只能想办法缓和与顺治小皇帝的关系。

顺治小皇帝跟我产生了矛盾,开始埋怨我,而且这种怨言一日深似一日,矛盾越来越深,成见越来越大,疙瘩越来越重,多尔衮怎么办?

在这个时候,多尔衮产生了及早归政的想法。干脆我不当摄政王,我自己找地玩儿去了,这个皇上你当吧,我走了,他就产生了及早归政的想法。

1649年年初,多尔衮已经做出了归政的决定,对于多尔衮来说,这种归政的决定,是非常惨痛的,自己再也不是摄政王,只是一个旗的旗主,这一个旗,还有半个旗是他的哥哥阿济格的,自己只有半个旗,原来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小皇帝其实还是个摆设,其实已经是万万人之上,一归政,自己的辉煌就不在了,自己怎么面见众多的大臣?

这时候的多尔衮想,算了,我还是不见为好,所以,他就产生了离开北京前往镶白旗的驻地永平地区的想法,可就在他这么想的时候,老天爷不作美,多尔衮病了,而且这一病他就再也没有好,一直到他死,这场病都没好过。

总之,我认为,多尔衮是伟大的,如果他不伟大,他当皇帝,传位给阿济格,或者传位给自己的养子,让阿济格辅政,大清江山败在他们手里,败就败了,如果多尔衮是一个自私的人,他完全可以这样做,况且,也就不一定大清江山就会败了。

所以,多尔衮,牺牲个人,换取大清朝的稳固,乾隆皇帝只恢复他的睿亲王的爵位,我认为远远是不够的,如果我是乾隆皇帝,完全可以恢复多尔衮皇叔父摄政王的爵位。

然而多尔衮真的当过皇父摄政王,我也认为有点过分,所以,我编不下去了,这篇文章就这样结束吧。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