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猴桥边境的历代边防碉卡 记录当地边防设置的发展演变历程

猴桥原称古永(勇),位于腾冲县西北中缅边境一线。这里地介我国西南边防重镇腾冲与缅北经济文化中心密支那之间,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南方丝绸之路从保山经腾冲前往缅甸、印度的主要通道之一。据地方史料记载,从元代设置古勇县开始,为抵御外来侵扰,确保边境地区的安宁和当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历代地方官府都在这里屯驻军队,守御防范,先后修建了大量的边境关隘和碉楼哨卡等防御设施。其中包括:明朝初年平滇后设置的腾冲四大古关之一——古勇关;明末平缅战争后云南巡抚陈用宾修建的古勇隘胆扎、三岔河、猴桥三大隘口;清朝道光初年腾越厅同知胡启荣为抵御江外野夷(古代对今缅北克钦族和国内景颇族的篾称)侵扰而扩建的古勇隘十七碉;光绪初年滇西回汉战争后腾越同知陈宗海复建的古勇隘十九卡地和民国初年云南陆军第二师长李根源处理腾越起义事宜后改设的古勇练二十六卡等。这些关隘碉卡,多分布在古永坝子外围接近中缅边境的槟榔江流域一带。北起胆扎村北狼牙山,南至猴桥镇与盈江县支那乡交界的永兴(古奔麻)村新塘河口。在该区域内,已知的关隘设施共有20余处。但因处地偏僻,调查保护困难,在民国后期废弃以来的数十年时间里,或因附近村寨设施扩张发展被占用拆除,或因长期无人管理维修而被树木荆棘所淹没。为了全面弄清这些碉卡的分布和保存情况,为日后的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在近年来开展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市县文物部门多次组织力量深入实地进行了系统的寻访调查。调查结果,目前尚有遗迹可寻的碉卡设施主要包括以下十一处:

木垭口卡遗址:

位于猴桥镇胆扎村北3千米的大坡脚木垭口路边台地上,主要控制自古永坝子往北经轮马、胆扎,翻中缅边界狼牙山前往缅北小茶山一带的古道交通要隘。清道光三年(1823)腾越厅同知胡启荣为防境外野夷(今缅北克钦族)入境抢劫,于此建石碉一座,为时设古勇隘十七碉之一,由当地民人轮流驻守。光绪五年(1879)腾越厅同知陈宗海复建边防设施时,改称“木垭口卡”,派练丁10名驻守。民国元年(1912)云南陆军第二师师长李根源整治边防时,改设为古永总练所辖二十六卡之一,派练目1名、练丁5名驻守。民国三十一年(1942)滇西抗战爆发后,屯练解散,碉卡随之废弃。卡址地理坐标:东经98°14′37.7″、北纬25°29′48.9″,海拔高程1994米。建设格局为单一石碉,依地形坐东向西,以原生巨石为基础修建成长方形,侧临路一面设有一门。基址东西长8米,南北宽5米,面积40平方米。碉卡于1995年被当地村寨拆去修筑附近树抱河水坝,现存部分台基石脚。

三岔河卡(碉堡)遗址:

位于猴桥镇轮马村西6千米槟榔江上游的三岔河台地上,以地处大岔河、胆扎河、轮马河交汇处得名,主要控制自古永坝子往北经轮马过槟榔江,翻中缅边界美古卡垭口前往缅北小茶山、密支那等地的古道交通要隘。古道最早形成于汉晋时期,唐宋以来长期沿用不衰。明末刘綎、邓子龙征缅战争后,云南巡抚陈用宾为强化边防,曾于过江要口上筑关设防,作为时设古永隘的主要隘口之一。据方志记载,其地“旧有弩练防隘,因年久,弩练被汉奸盘削,将口粮田典卖逃散”。清道光三年(1823)腾越厅同知胡启荣为抵御境外野夷(今缅北克钦族)入境抢劫,将其扩建为碉、堡合一的大型防御设施,时称“三岔河碉”,征派练丁三十一名长期耕食驻守。清末回汉战争后,腾越厅同知陈宗海整治恢复地方秩序,又于光绪五年(1879)捐资约请边防委员郝映奎复设边境关卡,改称“三岔河卡”,派驻练丁12名守护。民国元年(1912)李根源整治边防时,改为古永总练所辖二十六卡之一,派练目1名、练丁5名驻守。1942年滇西抗战爆发后,屯练解散,碉堡随之废弃。碉堡地理坐标:东经98°13′19.5″、北纬25°25′59.0″,海拔高程1829米。建设格局为碉、堡合一,内建石楼为碉,外筑石墙为堡。其中,内碉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被当地村寨拆去建桥,外堡也有多户傈僳族迁入居住。实地调查,外堡坐西向东,依地形设计成长方形,北、南、西三面有江水和田地相隔,东面频临槟榔江渡口通道,设一门以控行人。堡址东西宽60米、南北长127米,面积7620平方米。堡墙用条石支砌,沙灰勾缝,高2.4米、厚1.2米,墙体整体构造结实坚固。现堡墙除局部被住户拆成通道外,大多保存完整,尚可窥见当年宏大的规模气势。

美古卡遗址:

位于猴桥镇轮马村三岔河西北约15千米的中缅边界狼牙山美古卡垭口上,以地处槟榔江支流美古河源头而得名。主要控制从三岔河向西北上狼牙山,经美古卡垭口前往缅北密支那等地的古道出境要隘。清光绪五年(1879)腾越厅同知陈宗海重整边防设施时增建,为时设古永隘十九卡地之一,派练丁18名驻守。民国元年(1912)李根源整治边防时,被裁编并入三岔河卡,之后不再复设。关卡地理坐标:东经98°08′54.3″、北纬25°31′26.2″,海拔高程2723米。实地调查,关卡依山势设在垭口北侧的台地上,座北向南俯控东西走向的边境古道。台基用毛石筑成长方形,面积20余平方米。由于废弃时间长,基上建筑早已不存,现在基址上立有腾冲中缅边界南2号界桩。

棕包河卡(得胜碉)遗址:

位于猴桥镇猴桥村南7千米槟榔江东岸台地上,以地处槟榔江支流棕包河口而得名。主要控制古永坝子向西经茶花塘过槟榔江,上中缅边界狼牙山黑泥塘垭口,前往缅北甘拜地、密支那等地的古道过江要隘。其地原有藤索吊桥一座,清道光三年(1823)腾越厅同知胡启荣为抵御境外野夷入境抢劫,于桥头修筑碉堡一座,取名“得胜碉”,归古永隘管辖,设练丁31名驻守。光绪五年(1879)腾越厅同知陈宗海重建边防设施时,改称“棕包河卡”,为古永隘十九卡地之一,派练丁12名驻守。民国元年(1912)李根源整治边防时,改设为古永总练所辖二十六卡之一,派练丁4名驻守。民国三十一年(1942)滇西抗战瀑发后,屯练解散,碉堡随之废弃。碉堡依地形坐东向西,临江而建。地理坐标:东经98°11′12.0″、北纬25°20′31.4″,海拔高程1569米。建设格局为碉、堡合一。其中,外堡用毛石支砌成不规则长方形,墙体高2米、厚1米,上设马面、射孔等防御设施,占地面积1877平方米。内碉位于堡内北墙中间,为一方形石楼,均以条石支砌。高5.8米、底宽5.65米,外三面分设斗状射孔。内面中央设一门,有吊桥与地面相连。门额嵌 “得胜碉”匾额一方,石碉顶部设有垛堞,四角各有一柱孔,估计当时曾在其上盖有屋顶。整个碉堡按古代军事城堡的规范建设,具有很强的防御功能。碉堡之前原有吊桥于1945年中印公路建成后废弃,现存凿孔悬挂桥链的巨石3个。由于槟榔江电站建设需要,碉堡已于近期整体搬迁到原址上方的山腰上重建。

葫芦口卡遗址:

位于猴桥村南约9千米的槟榔江河谷上,北距得胜碉约2千米。因两岸地势狭窄凶险,形如葫芦口而得名。主要控制由古永经茶花塘往西过槟榔江,上中缅边界黑泥塘垭口前往缅甸甘拜地、密支那的古道过江要隘。其地原有简易藤桥一座,清光绪五年(1879),腾越厅同知陈宗海重建边防设施时,于桥头东侧山上新建卡房一座,称“葫芦口卡”,派练丁6名驻守。民国元年(1912)李根源整治边防时,改为古永总练所辖二十六卡之一,派练目1名、练丁5名驻守。民国三十一年(1942)滇西抗战爆发后,屯练解散,关卡也随之废弃。实地调查,卡址地处槟榔江东岸小山上,西距葫芦口约60米。地理坐标:东经98°10′52.0″、北纬25°19′47.0″,海拔高程1560米。由于近期修建电站公路,卡房遗址已被推平。仅存有近人在原藤桥基础上改建的一座简易钢架木板桥。桥高约10米、跨径13.5米、面宽0.85米,由于墩高桥窄,仅可供人和小型牲畜通过。由于槟榔江电站建设的需要,该处关卡在经文物部门实地测绘收集相关资料后,已于近期被电站水库所淹没。

子控塘卡(堡)遗址:

位于猴桥村南约12千米槟榔江东岸的子控塘缓坡上,北距葫芦口卡约3千米。主要控制由古永坝子经茶花塘往西南过槟榔江,上中缅边界黑泥塘垭口前往缅甸甘拜地、密支那的古道支线过江要隘。清道光三年(1823)腾越厅同知胡启荣为抵御境外野夷入境抢劫而建,为时设古永隘十七碉卡之一,派练丁22名驻守。光绪五年(1879)腾越厅同知陈宗海重建边防设施时,改称“子控塘卡”,派练丁12名驻守。民国元年(1912)李根源整治边防时,改设为古永总练所辖二十六卡之一,派练目1名,练丁5名驻守。民国三十一年(1942)滇西抗战爆发后,屯练解散,堡卡也随之废弃。堡卡依地形坐东向西,俯控山脚的槟榔江渡口。建筑格局为单一石堡,无内碉。地理坐标:东经98°11′52.1″、北纬25°17′53.0″,海拔高程1524米。平面形状上窄下宽略近斗形,东西最大纵距69米,南北最大横距51米,总面积2860米。堡墙利用周边5个高于地表的巨石以石墙连接而成,墙高2.4米、厚1米,总长222.8米。堡墙北侧设有一门,以多级台阶与外界相通。堡内原设有操场、兵房等设施,后因有傈僳族山民迁入居住被改建,仅存部分台基、石脚等遗迹。由于槟榔江电站建设的需要,该处堡址在经文物部门实地测绘收集相关资料后,已于近期被电站水库所淹没。

栗子园卡(碉堡)遗址:

位于猴桥村南约15千米的的槟榔江东岸台地上。北距子控塘卡约3千米。主要控制盈江县支那乡北部龙塘山一带山寨过江进入古永坝子的通行要隘。清道光三年(1823)腾越厅同知胡启荣为抵御江外野夷入境抢劫而建,为时设古永隘十七碉之一,派练丁31名驻守。光绪五年(1879)腾越厅同知陈宗海重建边防设施时,改称“栗子园卡”,派练丁12名驻守。民国元年(1912)李根源整治边防时,改为古永总练所辖二十六卡之一,派练目1名、练丁3名驻守。民国三十一年滇西抗战爆发后,屯练解散,碉堡随之废弃。碉堡地理坐标:东经98°12′20.0″、北纬25°17′11.0″,海拔高程1517米。堡址依地形坐东向西,后三面靠山,前俯槟榔江渡口,建筑格局为碉、堡合一。基址平面呈梯形,东西最大纵距108米,南北最大横距98米,总面积7300余平方米。其中,外堡利用周边天然巨石以石墙连接而成,墙高2米,厚0.7米,总长340米,临江一面设有一门;主碉位于堡门南侧,以条石砌成方形,残高2.4米,壁厚0.7米,占地31.4平方米。碉壁上可见部分斗状射击孔。由于废弃后长期有傈僳族山民迁入居住,原有的兵房、操场等设施多被改建,仅存部分基址和台阶。由于槟榔江电站建设需要,堡内原住傈僳山民已全部迁往古永坝子居住,堡址在经文物部门实地测绘收集相关资料后,已于近期被电站水库所淹没。

虎跳石卡遗址:

位于猴桥村南18千米槟榔江河谷锁口上,北距栗子园碉约3千米。这里两岸地势狭窄,江心又有一巨石突兀而起,将江水一分为二,形成令人眩目的激流深渊。民间相传,早年曾有老虎利用江中巨石跳跃过江,故称“虎跳石”。据史载,其地原有简易藤桥一座,扼控盈江支那乡北部山寨经长坡垭口过江进入古永坝子的小路通行要隘。清道光三年(1823)腾越厅同知胡启荣为抵御江外野夷过江抢劫,于桥头建石碉一座,派当地花水村民轮流驻守,后在咸同回汉战争中被毁。光绪五年(1879)腾越厅同知陈宗海重建边防设施时,改设为虎跳石卡,重建卡房一座,派练丁14名驻守。民国元年李根源整治边防时,关卡被裁撤,桥转为民间管理使用。实地调查,卡址地理坐标:东经98°12′20.6″、北纬25°16′30.4″,海拔高程1507米。建设格局为桥、卡合一。其中,关卡依东岸崖壁建一石房,东西长9米,南北宽3米,面积27平方米。今房架已不存,但石墙仍在。桥为三墩两孔,原以藤索在两岸及江心巨石上铆孔悬吊而成,现改为钢缆悬吊。桥东段长13米、宽0.8米,西段长18米、宽0.8米,总长36米,高于江面8米。吊桥地处险滩,结构简陋,人行其上,左右晃荡,十分惊险。由于槟榔江电站建设需要,卡址在经文物部门实地测绘收集相关资料后,已于近期被电站水库所淹没。

9

熊脚卡遗址:

位于猴桥村南22千米槟榔江东岸熊脚山上,属槟榔江东岸二级台地。山梁走势东高西低。站在山上既可俯瞰脚下的槟榔江渡口,又可远望西岸老长坡上的各个路口,主要控制由盈江支那乡北部各山寨地经老长坡垭口渡江进入古永坝子的小路通行要隘。清光绪五年(1879)腾越厅同知陈宗海重建边防设施时,增设为古永隘十九卡之一,派练丁10名驻守。 民国元年(1912)李根源整治边防时,改设为古永总练所辖二十六卡之一,派练丁4名驻守。民国三十一年(1942)滇西抗战爆发后,屯练解散,关卡随之废弃。地理坐标:东经98°12′39.1″、北纬25°15′25.8″,海拔高程1660米。实地调查得知,卡址原有一房,建于熊脚山梁前端的巨石上,据当年守卡傈僳族窦正文的后人窦学朝介绍,他的祖父当年就是经常站在巨石前向西瞭望,观察江西老长坡垭口是否有强盗出现。一旦发现有强盗前来,他们就会及时加以防备,并派人赶到位于花水村的练卡大营报警,集合上下各卡兵丁合力剿匪。民国三十一年(1942)滇西抗战爆发后,练卡解散,他们一家就在此地定居下来。之后几十年,卡房坍塌,他们家就将其改为羊圈使用至今。

蒿子坝卡遗址:

位于猴桥村南26千米槟榔江东岸蒿子坝村边高地上,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距槟榔江河谷2.5公里。站在山上,向西可望对岸坟后头坡山口,向北可望对岸白石头坡山口,是扼控盈江县支那乡北部各山寨等从两山垭口过江进入古永坝子的小路通行要隘。清光绪五年(1879)腾越厅同知陈宗海重建边防设施时,增设为古永隘十九卡之一,派练丁16名驻守。民国元年(1912)李根源整治边防时,改为古永总练所辖二十六卡之一,派练目1名,练丁5名驻守。民国三十一年滇西抗战爆发后,屯练解散,关卡随之废弃。卡址地理坐标:东经98°12′53.7″、北纬25°14′03.5″,海拔高程2016米。据当地老人刘德平介绍,该哨卡原为一方形石碉,坐东向西,碉上设西、北两个瞭望口,早年配有兵丁,经常在冬季江水回落时派人到江边巡逻,以防强盗过江扰民。解放初期,还有解放军剿匪部队在石碉中住过。之后因长期不用而自然倒塌,石头被村民移做他用,原地仅存地基。

​芭蕉林碉卡遗址:

位于猴桥镇西南18千米永兴(古称“奔麻”)村槟榔江东岸的芭蕉林山高地上,西南距槟榔江河谷约3公里,地势东高西低,扼控盈江县支那乡夷地各寨过江进入古永坝子的古道通行要隘。清代道光三年(1823)腾越厅同知胡启荣为抵御江外野夷入境抢劫而建,为时设古永隘十七碉之一,派练丁31名驻守。光绪五年(1879年)腾越厅同知陈宗海重建边防设施时,改称“芭蕉林卡”,派练丁24名驻守。民国元年(1911)李根源整治边防时,改为古永总练所辖二十六卡之一,派练目1名、练丁5名驻守。民国三十一年(1942)滇西抗战爆发后,屯练解散,练丁就地落籍,形成芭蕉林老寨。碉卡地理坐标:东经98°12′24.2″、北纬25°10′01.5″,海拔高程1906米。实地调查,建设格局为碉、堡合一,依地形横向布设于芭蕉林山高台上,东侧靠山一面掘一深壕与山体隔离,北、西、南三面以石墙围砌,墙高2.4米、厚0.8米。堡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52米,南北长52米,面积4940平方米。据村民讲,原外堡大门开在北墙下,主碉建于西南角,可分别对江边上山古道形成俯控夹峙之势。解放后,由于村寨扩建,村民入住堡内建房,堡门和主碉均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被拆除,现仅存外堡石墙和原大门石砌台阶通道。

以上猴桥边境的历代边防碉卡,是目前所知腾冲边境地区分布较为密集,保存情况较好的一组古代边防设施,它们的形成发展,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我国历代中央王朝对滇西边地的开发管控和当地边防设置的发展演变历程。目前,虽然有一部分碉卡因国家建设的需要被新建的槟榔江电站水库所淹没,但仍有一些重要的碉卡在各方面的重视支持下得以保留或迁建。在当前国家改革开放工作不断深入的形势下,继续认真做好这些碉卡遗迹的调查保护和研究宣传工作,对今后进一步推进腾冲边境地区的旅游开发和文化建设,带动边疆经济社会的长期繁荣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①清·乾隆《腾越州志》,屠述濂修,文明元、马勇点校,2006年8月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②清·光绪《永昌府志》,刘毓珂篡修,徐鸿芹点校, 2007年10月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③清·光绪《腾越厅志》,陈宗海篡修、赵端礼同修,彭文位、马有樊、刘硕勋点校,2002年12月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④民国《腾冲县志稿》,李根源、刘楚湘主篡,李光信、刘硕勋、马守昌、马有樊点校,2004年12月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文图:李枝彩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