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遇春曾下令三屠怀庆府,只因为城中百姓家门口挂的两张牌

大明开国君主朱元璋手下第一大将常遇春,其勇猛异于常人,常遇春原本也是在家务农的农夫,朱元璋起义以后常遇春加入了他的队伍,为其南征北战,立下无数战功,因为其有十万军队便可以征伐天下而不败,于是朱元璋戏称其为常十万。建国后常遇春也被封为为数不多的国公:鄂国公,可见其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

不过常遇春有一事一直受人诟病,那便是常遇春嗜杀,每次攻打下元军城池以后都会下令将降兵全部杀害,甚至会进行屠城以宣泄自己的情绪,不过后来朱元璋为了义军的名声严令禁止之下,常遇春才有所改善,但是杀降之事还是时有发生。

但是也有例外,此后常遇春还是屠了一座城,而且还是三屠杀,这就是怀庆府,也就是今天的焦作市,彼时元军和朱元璋的义军时常于此处交战,怀庆府也于二军中徘徊,一会被元军攻下,一会又被义军攻下,百姓苦不堪言。但是不管是谁夺下了这座城市,百姓都得在家门口挂着歌颂胜利者的牌子以表明自己的立场。

于是乎有人便提出了建议,就是在牌子两面分别写上欢迎元军和义军的字眼,不论是谁进城都可以随机应变,而常遇春进城之初尚未发觉,只是随后怀庆府下辖一镇义军军粮被劫,在寻找元军在此的残余势力的时候常遇春发现了百姓门口挂的牌子背后写的歌颂元军,大怒之下下令屠城。

而且还是连续三次屠城,第一次屠城以后常遇春知道肯定还有人躲着,于是派遣士兵在街道上摆上金元宝,如果第二天金元宝消失不见便派人继续挨家挨户搜索,不论男女老幼皆杀之。就这样往复三次,怀庆府城内被屠杀一空,此时也令常遇春这位朱元璋手下第一大将为后人所诟病。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