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达三年的长平之战中,秦国到底是靠什么补给来养活军队

古代战争所说人数是加了民夫的,也就是说四十万人有一大部分是民夫,按古代配置一个士兵是由三到四个民夫来供给也就是说真正参战人员不会超过十万部队,也就是说四十万部队就是有三十万左右民夫 以三十多万民夫养十万兵压力并不大,只要国内粮食能跟上就行。

但是古代最大的问题就是产粮跟不上,因为壮丁都被拉去打仗了,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残,这才会造成战场粮食紧缺。

首先从两国的国力看,秦国是强于赵国的。赵国地处华北平原一带,土地贫瘠又人口众多,农业资源十分有限。加之赵国地处中原北境,连年与中山、与匈奴、与中原诸国战争,农业水准在战国七国中处于下游。而秦地处关中,适合耕种的土地资源十分丰富。

在战国七雄中秦国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国。而且从考古出土的战国时代的武器看,秦国在武器生产与管理方面也比六国更先进。

其次当时蜀国的物产丰富,但自然灾害也很频繁,秦国收复蜀国后,李冰父子修建了都江堰,让蜀国的自然灾害大幅度减少。成了真正的“天府之国”。长平之战时,赵国的实力是很强大的,骑兵尤其厉害。秦国也有“虎狼之师”之称,的确是一场硬战。

因为秦国是远途来赵国作战,当时赵国的主帅廉颇选择了持久战,3年的时间里正是蜀国的物产通过蜀道源源不断输出才保障了秦国的后勤,最终让赵国沉不住气,用赵括换下了廉颇,导致长平之战的失败。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