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苏联特忠诚的民族:人口不到50万,却全民皆兵保卫苏联南大门

苏联自1922年建立以来,便对世界历史进程具有重要推助作用。苏联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境内的民族有数百个。因此,如何维系内部团结,就成为苏联高层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后来的实践证明,苏联这方面的工作有着很多可取之处。彼时,苏联中央通过众多优惠措施,帮助一些较为落后的少数民族发展社会经济,从而获得了广泛的支持,其中便有奥塞梯人这个民族。

奥塞梯人,主要分布于苏联高加索山脉地区。我们都知道,高加索属于四战之地,因为重要的地理原因,而经常遭受外来列强的觊觎。奥塞梯人生活在这个地域,自然也不能独善其身。奥塞梯人曾建立过阿兰王国,但是自13世纪以来,却先后被蒙古帝国、奥斯曼帝国、波斯帝国、沙皇俄国等强国所征服。此外,奥塞梯人主要信奉基督教,在以伊斯兰教居多的高加索地区显得非常孤立,所以车臣人等近邻也经常攻打奥塞梯人。

诸多势力的不断侵袭,虽然导致奥塞梯人口锐减,但是却也锻炼了他们的胆识和勇气。因此到了苏联时代,奥塞梯人便呈现出了两个特点:第一个是小,苏联解体之前,奥塞梯人只有不到50万人口,如今也只有70万多人,属于较小的民族;第二个是勇,奥塞梯人是古代斯基泰人等强悍游牧民族的后裔。继承了祖先骠悍善战的传统,同时又不断和各方强邻作斗争,性格非常顽强。苏联建立之后,官方便向奥塞梯伸出了援助之手,促使这个小而勇的族群为苏联而战。

1917年十月革命之后,奥塞梯也兴起了苏维埃政权。北奥塞梯由于地处战略要地,同时又是斯大林的故乡之一,而获得了众多权利:1924年,北奥塞梯建立了自治州;1936年,北奥塞梯又从自治州升级为自治共和国。同时,苏联还帮助奥塞梯发展经济,在苏联的大力支持下,奥塞梯地区新建了学校、工厂、铁路等基础设施,社会发展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苏联的一系列优惠措施,极大加强了奥塞梯的向心力。

1941年6月22日,德国发动“巴巴罗萨计划”,集中500多万大军,大举攻打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入侵苏联的德军兵分北、中、南三路,其中位于南路的南方集团军群,便将进攻的矛头定在了苏联高加索产油区。1942年夏季以后,德军又集结优势兵力,向高加索地区发起了重点进攻。彼时,高加索地区是苏联南方的大门,享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一旦高加索丢失了,那么苏联北方的安全就要面临严重的威胁。

在南方门户遭受威胁的情况下,苏联一方面调集兵力反攻,另一方面则动员高加索各族参战。居住在此的奥塞梯人响应苏联的号召,踊跃参加了苏联红军,积极为保卫祖国而战。彼时,奥塞梯几乎全民皆兵,誓死抗击德军的进攻。最终,在苏军的强大攻势下,德军于1943年逐步撤出高加索地区。此后苏联红军连战连捷,一举在1945年5月攻克了柏林,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在这场战争中,奥塞梯人做出了巨大贡献:共有1.3万人获得勋章,32人获得“苏联英雄”称号,对于一个不到50万的小民族而言,这样的成就相当瞩目。

卫国战争胜利后,奥塞梯政权继续拱卫着苏联南部,被有关学者称为“苏联在北高加索地区最可靠的支持者”。1991年苏联解体后,当许多高加索民族出现离心主义苗头时,奥塞梯却仍然忠于中央,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