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吴王阖闾墓中有三千名剑,但是千百年来没有人取出一把

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自古以来,历代皇帝都有修缮皇陵的传统,而且多数位于视野开阔的风水宝地中,皇陵内更是有着数不清的奇珍异宝。但是历史上就有这样的一位皇帝,墓地在水下,而且墓内陪葬品居然是各式稀有罕见的宝剑,而且还不乏湛卢、鱼肠这些盖世名剑。

这就是吴王阖闾的墓陵,吴王阖闾在史书的记载并不多,但是其是春秋战国时期五大霸主之一,在位时大力发展农业和施行奖励政策,让吴国的在经济、政治都能于其他大国制衡。吴王阖闾不幸战死于槜李之战中,随后太子夫差即位。夫差举国之力为父亲修建了一座水下墓陵,并寻遍四海,找到三千多把名剑同葬于墓中。后人也称阖闾墓为剑池。

烽火连年的三国年代,试问哪个君王不对剑池中那么多的削铁如泥的宝剑馋涎欲垂的呢?那又是为何千百年来都没有人可以拿走阖闾墓里的一分一毫呢?

先是越王勾践为了一反卧薪尝胆之耻,企图毁灭阖闾墓,但是依然不能伤及阖闾墓毫发。孙权、秦皇也带兵大肆挖掘,可是还是无功而返。西楚霸王项羽听到了关于剑池的传说同样也是兴师动众,开始寻找吴王墓地,最后连踪影都没有找到。

众人不禁对吴王阖闾的墓地产生极大疑问,为了搞清楚剑池的真面目,宋代的朱长文到剑池进行了考察,一番考察后居然断言剑池只是无稽之谈的传说。同样也有很多人说剑池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根本不是人力所为。

一直到1955年,在考古学家的倡导下,苏州市政府下定决心要对剑池进行开掘,希望能解开千古之谜。过程中运用了现代化的技术将剑池的水抽干,将池中污垢清理完也算看清了剑池的全貌。剑池面积不大,池深约5米,剑池石壁上砌着经过精心雕刻的石板上面还有唐伯虎等名人的手记迹,这些确凿的证据证明了宋代朱长文的断言是错误的。

抽干剑池水之后,几位考古学家在清理污垢的时候发现一个洞穴,并进行了勘测。数日后将洞穴扩展开,木板铺路,手持手电筒,考古学家小心翼翼的进去了。根据勘察,洞内长约10多米,人可以在里面穿行手可以摸到洞顶,一路探过去,发现洞尽头比路还更宽敞一点。

考古学家迎面碰到了三个长板,想必这三个长板就是吴王阖闾墓地的入口了,但是正打算打开墓地的门时,却发现如果贸然打开墓穴,旁边的虎丘宝塔可能毁于一旦,整个虎丘剑池景区也将不复存在,最后选择了放弃了挖掘。

虎丘剑池到现在依然未解之谜,其实让它永远沉睡在历史中,这也是对历史的尊重。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