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赵氏孤儿的真相竟然是因为叔叔侄媳私通

电影《赵氏孤儿》主要讲述民间医生程婴在机缘巧合中卷入了赵氏的灭门事件,并用药箱将赵氏孤儿带出,免遭毒手。面对大奸臣屠岸贾的步步紧逼,程婴又与赵氏好友公孙杵臼上演苦肉计,故意告发公孙杵臼私藏赵氏孤儿,并且用自己的亲生儿子替代赵氏孤儿被屠岸贾杀死。而程婴因献“赵氏孤儿”被收为屠岸贾的门客,在最危险的地方忍辱负重地把赵氏孤儿抚养成人,最终报仇雪恨。

历史上真实的赵氏孤儿案真的是这个样子吗?

赵氏孤儿的原型就是赵武,赵武是晋国赵氏一族,赵盾之孙,赵朔之子,晋成公外孙。

赵武的爷爷赵盾是晋文公之后,晋国出现的第一位权臣,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担任执政,号称正卿,法治晋国。他在晋国执政期间,权倾朝野,使晋国君权首次受到冲击与削弱,树赵氏之威,使赵氏一族独大晋国。

赵盾死后,其子赵朔继任为卿,佐下军。不久赵朔就去世了,离世时间不详。

鞌战之后,晋“赏鞌之功”,增加三军六帅:韩厥、赵括、巩朔、韩穿、荀骓、赵旃。这样,晋国十二卿中赵氏占据了三个位置:赵同位居第六,赵括位居第八,支系赵旃居十二位。

赵朔死后,作为赵朔叔叔的赵婴齐却与庄姬有了私情,赵同和赵括趁机把赵婴齐放逐到齐国。

赵庄姬顿时感到了心理的不平衡:丈夫赵朔早卒,儿子赵武年幼;由于失去了宗主地位,儿子将来长大成人也没有什么前途;能够安慰自己的情夫也被流放而死。为了报复赵同、赵括,同时也夹杂着重新夺回宗主地位的图谋,庄姬向晋景公告了恶状。栾书、郤锜甘愿提供伪证,于是景公认定赵氏谋反,景公命栾书、郤锜备战。

在晋景公的号召下,平日遭赵氏欺压的贵族揭竿而起,向赵氏杀去。赵同、赵括猝不及防,惨遭杀害。诸姬憎原、屏之专,向其族举起屠刀,将这些年为嬴姓所压制而积累的仇恨发泄出去。一时血染宗庙,赵氏惨遭灭门。

景公将赵氏的封地剥夺,赠与祁氏,以壮公族。大伙对赵氏深恶痛绝她始料不及。就在大家都在为构陷赵氏落井下石时,一个重臣站了出来。韩献子感激昔日赵氏养育、知遇之恩,在景公命其攻赵氏时,他毅然顶住强压,拒不出兵。赵氏覆亡,韩厥忍无可忍,他进宫强谏景公,大胆直言:“赵氏,先贤伯益之后。自中衍以下,嬴姓显贵。赵衰佐文公、赵盾佐襄公,皆社稷之臣,有大功于晋。奈何一朝获罪,而绝其嗣?今有功于国者,恐无后于晋!望君侯三思……”

韩厥的话一定程度点醒了杀红了眼的景公,景公沉默半晌,自知有些过分:赵衰、赵盾功勋卓著,今以私心灭赵宗,难堵悠悠之口。景公从其请,遂命外甥赵武续嬴姓之嗣,并命祁奚将封地还予赵氏。

赵庄姬诬告仅仅是赵氏族诛的起因,而以栾氏为首的诸卿反对势力的倾轧,则是致命赵族的重要因素。赵婴齐所谓:“我在,故栾氏不作,我亡,吾二昆其忧哉!”《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前550)也说:“赵氏以原、屏之难怨栾氏。”这都表明在晋国内部赵氏与栾氏不仅存在矛盾,而且早已尖锐化、表面化,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当赵庄姬向晋景公诬告赵同、赵括之后,栾氏、郤氏便趁机出面为赵庄姬作证,于是促成了晋景公对赵同、赵括家族的诛杀。栾氏、郤氏甘愿提供伪证,实质上是借刀杀人,以此达到排挤赵氏的目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