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并茂讲北京,老北京城的正阳桥及牌楼

正阳门是明代建都北京时皇都的正门,嘉靖后及清代内城的南门,通称“前门”。门外跨护城河有桥,名正阳桥。桥南有牌楼一座,额题“正阳桥”,因其面阔五间,俗称“五牌楼”。它们是国门礼仪组群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轴线上重要的景观标志,但是在1955年以后便已消失。在2006 年前门大街历史风貌的修复工程中,重建五牌楼和正阳桥是其中的重点项目。

1996年在原牌楼以南,跨街新建了一座“五牌楼”。当时由于前门大街通行车辆,牌楼中间四柱不可能落地影响交通,只得作悬空的“垂柱”处理,五楼用黄琉璃瓦顶,额题“前门大街”。由于前门五牌楼历史照片流传甚广,已经深入北京人心,也可以说是前门地区的一个品牌,而新建的五牌楼无论是对保存历史信息或是展示景观艺术,都有较大距离,因此在2006年决定拆除并按原状在原址重建。

五牌楼的形象,有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中大量的照片,可见其原状的真实形象。但是它的具体位置,自1955年拆除后,在各种大比例尺的地形图中都已消失,如最详细的1952年1:500 城区地形图,在1957年修测时即消去了五牌楼。而正阳桥自1919年改造后,其准确的位置尺寸也难以确定。为了保存和传递真实的历史信息,在工程设计以前必须对其原状进行必要的考释。

一、修造历史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北京,定为京师。这时主要建造了宫殿、坛庙、衙署,城门城墙尚未十分完备,正门仍沿用元大都之名“丽正门”。其后洪熙、宣德两朝十一年间仍称北京为“行在”,直到英宗继位,才取消“行在”称号,决定以北京为正式皇都。从正统元年到四年(1436-1439年)大规模增修城门城墙,完备国门礼制,改丽正门为正阳门,正阳桥和五牌楼可能就在此时建成。现知最早的五牌楼形象是绘于明代后期的北京宫城图,它的明间偏北,两梢间偏南,次间呈八字格局;(图1)又一幅明代《皇都积胜图》中的五牌楼,虽然六柱五间在同一条线上,但屋顶多了四个夹楼,为五间九楼式。(图2)总之两图所绘都和清代的不同。

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京师大地震,清人叶梦珠在其所著《阅世编》中引用当时官方的邸报说,地震震倒了宣武、崇文、德胜、广宁(安)门城楼,宫殿、官廨、民宅十倒七八。位在宣武、崇文之间的正阳门,虽不倒也必严重损坏,牌楼由于“头重脚轻”,结构脆弱,遇此大地震必倒无疑。震后重建的五牌楼,其形象被真实地表现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的《南巡图》中。此图绘制得相当精确,甚至建筑的尺度关系都可作为复原研究的依据。(图3)以此图与清末的照片对照,有两处明显的不同。一是《南巡图》中的屋顶为灰瓦绿剪边,而照片中全部为绿琉璃瓦;二是前者五楼皆为歇山顶,而后者是庑殿顶。此后在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的乾隆《南巡图》中,屋顶形式和瓦面色彩均与康熙《南巡图》一致。(图4、5)由此可见,从乾隆四十一年到19世纪末的约120年中又有过较大规模的修缮。修缮的年代,据魏祝亭《天涯闻见录》载,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五月,正阳门外火灾,烧毁房屋四千余间,“延毁牌坊城楼”。灾后重建,可能就改变了屋顶形式和颜色。其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又有火灾,牌楼再次受损,再修时已是鸦片战争失败以后,国库空虚,只能是抢险性修缮。1897年的照片显示,当时的险情主要是额枋严重劈裂、下垂、拔榫,修缮时撤去了雀替下的云墩,在额枋下加抱柱支顶,同时加铁兜、拉杆,防止额枋继续下垂劈裂。(图6、7、8)

此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前门大街被焚掠洗劫成了一片废墟。正阳门城楼、箭楼被毁,五牌楼却奇迹般地保存下来。1906年箭楼修复,五牌楼仍保持大约道光时修缮的原状。只是在清朝覆亡以后,1912年把满汉两种文字的“正阳桥”匾换成只有汉文的新匾。(图9)

1924年修通有轨电车,车辆从牌楼明间穿过,行车震动对已有险情的木牌楼造成威胁,又勉强支撑了10年。1935年北平市推行“故都文物整理实施计划”,五牌楼被列为“整理”对象之一,决定拆除木牌楼,原址重建,屋顶以下结构全部改为钢筋混凝土,撤去抱柱和斜戗柱。1936年油饰彩画完成,至1955年因影响交通而拆除。(图10、11、12)

综上所述,五牌楼的历史大体是:始建于明正统四年;清康熙十八年和乾隆四十五年后两次重建,改变了屋顶;约道光末年抢险加固;1935年改建为混凝土结构;1955年拆除。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