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为何衰败落后到如此地步?原来是与这一制度有关!

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60年间中国屡遭西方列强入侵。腐朽不堪的晚清根本就无法抵挡,每战必败,每败必付出惨重的代价,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赔款、割地。

追问历史,我们不禁问:晚清为何衰败落后到如此地步?原因固然错综复杂,但其中重要的一点,与八旗制度有莫大关系。一句话概述,清朝“成也八旗,败也八旗”。

400多年前,女真部落开始崛起于黑山白水之间。

1615年,努尔哈赤的部众已经达到6万余人。为便于管理,努尔哈赤将所有部众分为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蓝、正红、镶红、镶蓝八旗。努尔哈赤自任正黄、镶黄旗主,余下6旗也分别以宗室子弟担任旗主。

这是清朝八旗制度的渊源。

在八旗制度之下,青壮男子都具备两种身份。在和平时期,他们的身份是平民,从事耕作、狩猎等活动;在战争时期,他们迅速转变为士兵,拿起武器翻身上马与敌人厮杀。这种制度的好处是,女真统治者不需要在和平时期供养一支军队,避免了庞大的军费开支;当战争降临时,他却能在第一时间集结起所有的力量,投入到战场,效率极高。

我们以女真八旗制度与明朝中后期实行的募兵制度做一个对比。

明朝初期实行卫所制,在全国建立卫所,控扼要害。到了中后期,卫所制度逐渐崩溃,明朝被迫实行募兵制。虽然招募之兵战斗力高于卫所军队,但极大地增加了军费开支,使得国家财政不堪负担。另一面,国家财政的困难,又导致难以供养一支庞大的常规部队。

1641年,蓟辽总督洪承畴奉命率领13万军队集结宁远,与清兵会战,实际上已经算是倾国之力了。洪承畴打算步步为营,与清军长期作战,可兵部尚书陈新甲却一再促战,这并非陈新甲不懂军事,实在是国家财力不足以支持持久作战。

反观清朝,他们地处辽东,所拥有的总人口并不多,入关之前不超过300万(明朝末期总人口近2亿)。但受益于八旗制度,他们几乎每次打仗都能集结起10万人上下的部队,在数量上丝毫不落下风。

1644年,当李自成大军攻陷北京,崇祯皇帝被迫上吊自杀后,清朝闻风而动,召集了12万精锐部队入关,抢夺了胜利果实,建立了大一统王朝,享国276年之久。

两种制度,孰优孰劣,岂不一目了然?

清朝入关后,保留了八旗制度。

这很好理解。当初,清朝依靠八旗铁骑南征北战,打下江山。如今,自然也必须依靠他们来控制天下,“守江山”。为此,清朝将一半八旗精锐力量驻防在京城,称为“京师八旗”。同时,将另一半八旗军队驻防在全国各大省会、水陆要冲、边疆海防,维持统治,称为“驻防八旗”。

我们知道,八旗子弟来自关外,在关内没有土地,他们怎么生存呢?没关系,清廷有的是办法。在入关之初,清廷颁行圈地令,开始了规模浩大的跑马圈地运动。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八旗子弟骑马在汉人土地上跑一圈,在一定的时间内能跑多少就圈定多少土地归他。大批失去土地的汉人,被迫为八旗子弟耕种土地,谋求生计。

为了让八旗子弟安心当兵,清廷除了豁免他们的税赋与劳役,还给他们发放优厚的俸禄。一名普通的八旗子弟,每月能拿到俸禄约3—4两。当时,一名七品县令的年俸为45两。这就是说,一名八旗子弟几乎享受到七品县令的俸禄标准了。

不仅如此,八旗子弟还终生享受禄米等福利待遇,俗话叫“铁杆庄稼,旱涝保收”。哪怕以后不当兵了,这一份禄米也足以让他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清廷在科举考试、官员选拔等方面对八旗子弟实行倾斜。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拔使用八旗子弟。基本上,八旗子弟只要会认识几个字,当官发财的机会大把。香港演员周星驰主演的喜剧电影《武状元苏乞儿》中,广州提督之子苏灿目不识丁,居然高中武状元,这种现在看来很荒唐的事情还真不是导演瞎编的。

优厚的待遇,让八旗子弟一出生就享受各种政治、经济特权,堪称含着“金钥匙”,端上“金饭碗”。可这并没有增强八旗军的战斗力。相反,入关之后,八旗军的战斗力就大幅度下降。

1673年,离清军入关还不到30年,吴三桂在云南兴兵,联合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广东平南王尚可喜发起叛乱,史称“三藩之乱”。康熙皇帝派出八旗军征伐。谁想到以前骁勇无敌的八旗军,竟然贪生怕死、畏战不前,在吴三桂叛军面前连吃败仗。康熙皇帝无奈之下,只好动用汉人绿营。最终,康熙皇帝能够平息“三藩之乱”,汉人绿营立了首功。

及至后来,八旗子弟越来越腐化堕落,别说打仗,连参与训练都成问题。乾隆皇帝第四次下江南时,曾在江苏南通检阅驻防八旗军。结果,这些养尊处优的八旗子弟“射箭箭虚发,骑马人坠地”。

这是因为,八旗子弟一方面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优厚待遇,一方面又不能经商、做手工业、耕种土地。国家又一时半会儿不需要那么多兵,他们便闲散终日,无所事事,以提笼架鸟、喝茶听戏打发时光,消磨岁月。长期以往,骑马、射箭这种最基本的技能也荒废了。当国家遇到危难时,这样的人自然都成了贪生怕死之辈。

在国家这边来看,为了供养几十万八旗子弟,国家要花费大量的钱财,不得不一再向民间增加税赋,使得民心更一步丧失。

到了清朝末年,八旗子弟基本上就废了。以第一次鸦片战争为例,英军4000余人攻击广州,被道光帝任命为“靖逆将军”的清朝宗室奕山连像样的抵抗都没有就投降了,向英军交纳600万“赎城费”。定海一战,从各省抽调的3万八旗劲旅一触即溃,上万人不战而逃。

此后,几乎每次西方列强进攻到驻防地点时,八旗军总是闻风而逃,跑得比兔子还快。在八国联军侵华期间,驻防京师的八旗军多达20万人,实力雄厚,武器精良,照样不堪一击,接二连三吃了败仗。

期间,沙俄单独出兵,攻占了清朝的祖地东北,让八旗军颜面尽失。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