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冰心、金石可镂之吴昌硕 文/李海浪

吴昌硕 老少年轴 纸本50x108

2018年的故宫,继张伯驹收藏展之后,“铁笔生花——故宫博物院藏吴昌硕书画篆刻特展”又一次上大家沸腾。可以说,吴昌硕是书画史上绕不过去的一大家。命运多舛,晚上走红

去查吴昌硕的简历,发现他也如同高更一样,四十多岁才学画画,让我顿时燃起了熊熊的希望之火,看来四十岁后学画也不迟,“三十学诗,五十学画”,先等等。

吴昌硕-春梅图轴41X45

话说人家虽然四十岁才学画画,但人家是有基础的,是有家学渊源的,“少年时,他因受其父熏陶,即喜作书、印刻。”他的爷爷和父亲都是诗人,其父酷爱篆刻,他受父亲影响,也自小就挥舞着刻刀和石头,随身携带,成天与石头为伴,性格孤僻像个女孩,以致于别人都取笑他,叫他“乡阿姐”。

然而爱好也是一柄双刃剑,在他14岁的时候,一次被刻刀刻伤,血流如注,因为没有得到好的治疗,最终手指也烂了半截。

清 吴昌硕 朝日红荷纸本93x46

尽管如此,金石可镂,初心不改,篆刻陪伴他自小至老。他自己后来回忆说:“予少好篆刻,自少至老与印不一日离。”

吴昌硕的一生,故事性虽然不是那么强,可能在于并没有太多艳史绯闻,但确实是也是乱世文人的典型,吴昌硕的家乡在浙江省湖州安吉,正好是太平军与清兵战争的地方,当地民众因此而成了牺牲品,吴昌硕一家中,弟弟和妹妹死于饥饿和传染病,母亲和原配妻子也都死于病中,可谓是家破人亡。在逃难中,以树皮野草充饥。

近_近现代_吴昌硕_沈香亭牡丹图_纸本67.2x135.8

他先后坐馆教书、刻印卖字,当朝廷小吏,生活窘迫酸楚,从他的一些诗中可以看出其生活的不如意,“达官处堂皇,小吏走炎暑。束带趋辕门,三伏汗如雨。传呼乃敢入,心气先慑沮。问言见何事,欲答防龃龉。自知酸寒态,恐触大府怒。怵惕强支吾,垂手身伛偻。朝食嗟未饱,卓卓日当午。中年类衰老,腰脚苦酸楚。”

吴昌硕-竹石图 纸本34.5x138.3

“去岁逃索债,今岁思莼鲈。” “吾欲归家园,读书事耕稼,生计亦何疏,破屋荒山下。”人说不为五斗米折腰,那是没有到了真正缺五斗米的时候,饱经乱世折磨的吴昌硕为了五斗米,做一个身份卑微的小吏,“读书愧未成,好古竟何取?男儿好身手,何不拔剑舞?区区谋一饱,坐受众人辱。” “我母咬菜根,弄孙堂上娱。我妻炊扊扅,瓮中无斗糈。”他垂身佝腰,面目落魄,为生计折腰,个中滋味,估计他最是能明了。

吴昌硕-错落珊瑚枝图 纸本48x104.8

好不容易做到了县令,却因为动用公款为百姓凿井而丢了职位。60岁时,有传言说吴昌硕因甲午中日战争中被大炮震伤而耳聋,从此成了一个耳聋画家。未曾想,到了晚年的他,倒是名声大噪。他先后遇上生命中的一些贵人,比如隶书十分了得的杨岘,又说得任伯年指导,任伯年提议让他以书法入画,这恰好奠定了他在画坛独树一帜的基础。

清_吴昌硕_珊瑚珠图_纸本_46X94.7cm

其实早些年他是十分不自信的,时有人求画,难以拒绝时便请人代画,在精工细致方面时他的短板。在给顾麟士的另一封信中,他写道:“前松江府陈太遵命作《峰泖宦隐图》,弟告以不能画山水,而太尊必强之,不得已,求兄起一草稿,弟当依样图之,然只须粗疏笔法,若细腻者,弟又不能学步矣。”所以大师也有大师的短处,精工细笔不是他所擅长的。

清_吴昌硕_芍药花_纸本_33X133

真正让吴昌硕火起来的其实是他的日本学生,他们不遗余力地替他宣传,可以说他最初走红其实是在日本。在他大红大紫之时,齐白石还是个无名小卒,曾经请求吴昌硕为其润格。大家都知道齐白石有学吴昌硕之处,后来齐白石在北京走红后,吴昌硕非常不满, “北方有人学我皮毛,竟成大名。”齐白石于是治印一方“老夫也在皮毛类”。 想必俩人心里都有些翻江倒海吧。然而今天,在屡次的拍卖上,齐白石已经远远超过吴昌硕。

清_吴昌硕_石榴图_纸_41X153cm

其实说到他的生平除了高更我还想到莫奈,莫奈也是年轻时又穷又无名,晚景终于和美且乐,艺术上也得到承认,终成为“清末海派四大家”之一。铁骨冰心,自成一派

那么我们来看看这样一个海派代表人物在艺术上的独到之处。

吴昌硕最让人称道的自然时大写意花鸟,在他这里,将花鸟推向“雅俗共赏”,使之世俗化,不再仅限于梅兰竹菊,而是牡丹、水仙、紫藤、瓜果等等,富有生活情趣。

清_吴硕昌_天竹为花图

值得一提的是他酷爱的梅花,“苦铁道人梅知己,对花写照是长技。”他这一生,也如寒梅,在凌厉寒风中顽强盛开,他的梅花,自有特色,尤其喜欢画老梅,以书法入画,苍劲的枝干,有力的线条,尤显遒劲,而花朵则淡然许多,“寒香风吹下东碧,山虚水深人绝迹。石壁矗天回千尺,梅花一枝和雪白。和羹调鼎非救饥,置身高处犹待时。冰心铁骨绝世姿,世间桃李安得知?”冰心铁骨,是他生活的写照,世人都称他为“梅知己”,我们可以看出,“铁骨”“铁笔”常用于形容他的风格,受尽乱世之艰难的艺术家,早已没有了甜俗之气。

吴昌硕_九寿桃图_纸本_66x132

另一方面,吴昌硕的瓜果桃李也是颇具特色,象征着长寿的桃、荔枝、葫芦、葡萄、岁朝清供,以简单明快的笔触和颜色,将生活的气息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下笔如疾风骤雨,人都说他的作品富有金石趣味金石味即钟鼎上所铸的金文与刻在石碑上的文字,正因为石刻,形成了他书画有别于常人的书画风格,与他从小学习篆刻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他常常用篆笔写梅兰,狂草作葡萄,他的行书学黄庭坚和王铎,线条功力异常深厚、笔力老辣,大刀阔斧地画,无所羁绊,将诗、书、画、印囿于一纸之中,自成一派,中锋用笔,柔中有刚,傲骨铮铮,是所谓“铁笔生花”。

清_吴昌硕_葡石图_纸本_34X137.8

他也画很多的牡丹、菊花,不求形似,用色也颇多红绿,却丝毫不俗气,正是那种不拘一格的大刀阔斧之功力,将大写意推向顶峰。“苦铁画气不画形”,那气,来自一生的颠沛流离,来自一生的篆刻书法之功,来自于生活的千锤百练,前无古人,后者难追。

70吴昌硕-春梅图轴41X45.jpg

备注:“铁笔生花——故宫博物院藏吴昌硕书画篆刻特展”6月3日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展厅开幕。展览通过四个单元,分别从吴昌硕绘画的艺术渊源,大写意的绘画风格,交游与影响,以及书法篆刻四个方面呈现,突出表现吴昌硕最具特色的画风和富有生命力的笔墨,展现这位艺术大师开放进取的博大胸怀以及对时代变迁的积极融入。第一单元为“融古开今”,充分发挥故宫馆藏优势,将吴昌硕的作品与明清多位绘画大家的作品同时展出,例如明代陈淳、徐渭,清代八大、李鱓、赵之谦、任伯年等人的作品,与吴昌硕作品进行直观对比,体现吴昌硕对前辈写意花卉技法的继承以及对同时代画家的吸收。第二单元“缶庐花香”,展品打破以往以创作年代为序的陈列惯例,以四季花卉为表现主题,选取吴昌硕作品中各季的代表花卉,并穿插一些节令题材,以丰富的画面内容最大程度地展示吴昌硕的绘画面貌和艺术风格。使观众在吴昌硕的大写意世界里品四季轮转,赏花落花开。第三单元“石交传馨”,表现吴昌硕的艺术交往活动,既有吴昌硕与他人的合画作品,也展出了陈师曾、陈半丁、齐白石等受吴昌硕影响的后代大师的作品。第四单元“铁笔柔毫”,集中展示吴昌硕作为诗、书、画、印四绝的艺术大师,在篆刻和书法方面的艺术成就。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