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不为人知的事情,让电视剧误导多年,要是还在世会杀多少人

说到《少帅》这部电视剧,可是火了一把。里面讲了张学良从小时候,再到长大后怎样一步步,成长成为一方统帅的故事。

而少帅,仿佛就成了张学良的代名词。但在历史上,张学良并没有这样的称谓。

在当时,少帅这个词其实是有贬义的含义。为什么这么说呢?

原来,在北洋军阀时期,每个军阀的儿子都称作是少帅。少帅就跟以前衙内差不多,而衙内只是当时的一个官职,但由于特殊时期,担任衙内的一般都是坏人,因此衙内也跟着成为了贬义词。

但在张学良时期,少帅不是官职,只是在当时军阀之间的说法,就跟现在的外号一样,用来互相取笑用的。

因此,张学良在当时非常讨厌,别人称呼他为少帅。张学良的手下曾经这样说道,自己有次在去请,张学良接电话的时候,叫了他一声少帅,但是张学良却没有说话。事后才想明白,张学良不想别人叫他少帅,后面就再也没敢那样叫他。

在张学良认为,少帅这个词,就是在鄙视那些,只会借助自己父亲权力,欺负别人的孩子,因此很不喜欢这个词。

当时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死后,杨宇霆仗着自己是元老级别的人,就称呼张学良为少帅。在平时和别人说起张学良的时候,也一直叫他少帅。正是杨宇霆对张学良称呼,让掌管大军的统帅名义受损,才使张学良对他是越来越不满,才会发生后来的老虎厅事件。从这就可以看出少帅这个词,张学良很不喜欢。

所以说,电视剧中对张学良的少帅,这个称呼是错误的。电视剧中的张学良,如果换成张学良本人,电视剧里的演员,估计都躺进医院了。

别看张学良在乎这个称谓,就觉得张学良很小气。但真正的张学良,是个很大度的人,在对待国家问题也比较认真。就拿国共对立那会来说,张学良为了能够击退外来侵略者,选择战略性的和共产党合作,但是当时蒋介石不答应,作为国民党的张学良,囚禁了蒋介石并逼迫签订和共产党停战协议,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双十二事变。

虽然,最后蒋介石撕毁了协议,但张学良的这个做法让我至今难忘。

正好,也借此跟大家说,不要随便给朋友起外号,他虽然嘴上不会说什么,但是谁能够猜到他内心的世界?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