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说的这10句话,改变无数人,包括张居正曾国藩等巨匠!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在学术思想方面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曾国藩评价说:“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几百年来,王阳明的思想影响了海内外无数人,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康有为等无不从中受益。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断言,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是心学大放异彩的世纪。

王阳明究竟有哪些厉害的地方呢?我们应该从王阳明那里汲取些什么呢?请看哲学诗画为你整理的——心学大师王阳明说了10句话,改变无数人!

1,事上磨

有个学生问王阳明,安静的时候我感觉很不错,思想清晰,可一遇到事情就乱了阵脚,为什么?王阳明说:“这是你只知道静养,却没有下克己的功夫。这样一来,碰到事情就乱了阵脚。”

王阳明认为,人必须在事上磨炼,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方可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若只爱静,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时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

2,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

修行人面对生活,但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去一分人欲,便又多得一分天理。生活中,很多人往往自寻烦恼,自己给自己套上枷锁。这是内心装了太多的欲望、得失和放不下,自然处处受其牵累。摆脱这些,就是王阳明所说 “ 减 ” 的功夫。减到最后呢?就是回归自己的本心。本心是简单的,因为是轻快的,洒脱的。

做人做事,到了一定年龄和阅历,就要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

3,心即理

浮世之中,总有许多人为追求物质享受、社会地位和显赫名声等身外之物,而心力交瘁、疲惫不堪。他们怨天尤人、欲逃离其中而不可得,皆因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不明白万事以修心为先的道理。

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终是要落在正心诚意上。心即理,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一切都蕴含于我们的内心。

4,克制自己,方能超越自己

能够克制约束自己,才能成就自己。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巨大的潜力,但都被外在的各种诱惑,被自己的欲望和缺点埋没掉了。只有克制住自己种种的弱点,克制住欲望的诱惑,才可能使心灵中的智慧之光显现出来,照耀我们的人生之路。

我们常人身上的各种坏脾气、坏习惯、坏欲望、坏意识,会牵引着我们不断向错误的方向走去,越走越远。而只有将这些缺点克服,我们的心灵才能更自由,才能更好地发挥本身的潜力。 现代社会,如果你能做到不被外物或他人所困,那实际上你已经超越了。

5,种德必先养其心

王阳明在给儿子的家书中说,“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心是根本,心就像果实的蒂,蒂要是坏了,结出的果子肯定不成熟而坠落。

做人做事最重要的就是养心、找回本心。一个人内心恶念盖过了善念,就要做坏事;一个人内心不安稳、不安定,也无法做成事情,整天心浮气躁,难成大事。王阳明用种树作比喻,告诉我们,我们的内心是我们修德、做事的基础。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6,内心光明,世界明亮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八个字是阳明先生的遗言,也可以说是王阳明一生的概括,也是他对世人的最后的教诲。万事万物万理,都包藏在人的心里。圣人内心光明,能够映照万物。普通人的心,因为私欲和妄念的遮蔽,昏暗、浑浊,失去了那份光明。

内心光明的人,他的世界也一片光明,一片生机。因此王阳明遗言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意思是我一生做到了内心光明,这就够了,没有任何遗憾。内心光明的人,能够通过自我的光明传递,映照世界。

7,恶念是一种习气

阳明认为,人心从根本上说是向善的,所谓的恶念恶行都是后天熏习的结果。人的恶念是后天的习气;善念才是先天的本性。所以,他在《传习录》中说:“恶念者,习气也;善念者,本性也。”

世界上没有十恶不赦的人,只要照见自己的本心,善念必然会自动驱逐或赶跑恶习(因为到任何时候,都是邪不压正)。不管我们是修行,还是教育子女,最重要的就是要让他们立志向善,远离那些恶习的熏染,不要沾染那些低级和恶俗的事物,防止他们进入到一个罪恶的环境里。

8,人的通病:只见别人不好,不见自己不是

有位朋友经常因为生气而指责别人,而对自己的不是或缺点视而不见。王阳明告诫他说:“学习应该反身自省。如果只去指责别人,就只能看到别人的错误,就不会看到自己的缺点。若能返身自省,才能看到自己有许多不足之处,哪还有时间去指责别人?”

对此,我们可以对比下现代人。现代人最容易犯的毛病之一就是:只看到别人的不好,却看不到自己的不是和缺点。

9,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生活中,我们自己以为懂得了一个道理或掌握了一个不错的真理,但却未能付诸行动。王阳明认为,原因只有一个,你只是知道了这个道理,却并未真正用“心”去体悟它。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无人有意做恶,恶只是来自于无知。王阳明的观点与苏格拉底如出一辙。

在阳明看来,一个人如果真的知道了什么是好的、善的,那他一定会去做。如果他没有付诸行动,原因只有一个,即他并未真正认识到善;同样,坏人作恶,原因也是对于善的无知,或者没有真正认识到善。但无论他意识没意识到,善总是一直在那里的。

10,谦虚其心,宏大其量

《周易》中说,天道亏盈益谦,地道变盈流谦,鬼神害盈福谦,人道恶盈好谦。

中国最古老的哲理智慧告诉我们,天地运转不息,人不断前进,靠的就是“谦”之道。谦虚,不是虚伪的客套,而是一种永不满足,永远前进、自强不息的态度。而宽大的胸怀,雍容的度量,不仅是一个人成熟、大气的表现,也是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一个绝妙法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