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后,日军不肯让步,做一事让各国列强谴责

我们学过历史都知道,中日甲午战争清朝惨败。当时清政府引以为豪的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输掉战争后,日本控制了海域并继续登陆作战,最后日本海军占领了天津大沽口炮台,军事上继续给清政府施加压力。

慈禧和光绪帝恐慌,不想再一次上演当年八国联军攻破北京的情形,于是接受日方提出的派重臣前往日本国和谈,签订条约。

当年日方指名要李鸿章前往谈判,而李鸿章也深知这一谈判的利害关系,丧权辱国割地赔款肯定是免不了的,签了就是历史的罪人。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虽然和李鸿章有一定的关系(北洋水师就是李鸿章自开办洋务运动三十年以来自己最大的成就,号称亚洲最强海军舰队。可以说北洋水师就是李鸿章的命根子,清廷的命根子,筹建北洋水师每年可是花掉清政府很多银子的),但是一直以来清政府的固步自封,闭关锁国,封建腐败才是导致这一战争失败最主要的原因。

历史上记载李鸿章前往谈判的细节,事无巨细一一都要向朝廷汇报,他自己本人也尽最大的努力和日方谈判降低赔偿要求,能不割地就不割地,能少赔款就少赔款。可是清国作为战败国,日方就是不肯让步,谈判一度陷入僵局。日方在日本国和李鸿章一边进行着谈判,一边在清国的大门前继续虚张声势施加着军事压力,好让清廷的当权者多少感到焦虑,想迫使清廷皇帝发电文催促李鸿章谈判好条约,速与签订。

1895年的一天,李鸿章在日本国谈判会后返回酒店的途中遭遇刺客袭击,面部中枪,幸好没有击中要害,随行医生及时实施了救助,使李鸿章的伤害降到最小。这起轰动中外的事件也引起了各国列强的强烈谴责,最终招致英国、法国、俄国、德国等国的强行介入干涉和调解,中日的谈判一度陷入僵局。

日方高层对这起突发事件很是愤怒,迫于列强压力,也恐李鸿章会一怒之下回国,谈判若是不成一直拖下去,他们在清国的日本海军和陆军每天的开销耗下去的话只会对他们日本国不利,于是降低了条约的赔偿要求,赔款由3亿白银降至2亿两,缩小辽东半岛国土的割让范围,但是台湾全岛以及澎湖列岛无论李鸿章再怎么争论谈判就是不肯让步。最终李鸿章迫于清廷当权者们的压力接受了修改后的《马关条约》!由此开启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热潮”!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