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帝国”和“王朝”有什么区别? “帝国”可不是随便用的!

帝国、王国、共和国、大公国、公国是国体,反映了国家的性质

王朝是帝国或王国中的某一段时期,反映了统治者的性质(姓氏,领地,统治者期望等)

先说帝国欧洲的体系而言,「帝国」的称号最为难得,一般国家即使实力强大也不能随意称「帝国」或「皇帝」。就算硬称了也是杂牌帝国,认可度不高。这里只讨论罗马帝国之后的帝国,之前的众说纷纭加之史载不明、神化过甚,评断标准比较模糊。

「皇帝」来源于罗马帝国,一般指拉丁语中的Imperator和Caesar,这两个称号并无高下之别。由于英语的原因,我们对Imperator比较熟悉。其实叫Caesar的也不少。拉丁语中Caesar 念作「keisa」,即恺撒。英语中Caesar音标为 ['si:zə],所以有的电影会念成西撒。德文中写作「Kaiser」,这也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帝国皇帝和奥地利帝国皇帝的正式称谓。

君主为「皇帝」的国家一定是「帝国」,但「帝国」的最高领袖有时不一定是「皇帝」,比如神罗也存在君主未加冕为皇帝的个例。在欧洲诸国中,能称「帝国」或「皇帝」者,需满足如下三个条件之二或之一:

1.传承罗马帝国国祚如西罗马帝国:罗马帝国于286年被戴克里先分为两部分,西罗马帝国直接继承罗马帝国国祚

神圣罗马帝国 (第一帝国):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继承西罗马帝国国祚

神罗的帝位是由查理曼大帝奠定的。矮子丕平和查理曼两代,法兰克王国扩张并占领了西欧的大部分地区,公元800年的圣诞节那天,教皇“出其不意”地把王冠戴在了他头上,称其为「罗马人的皇帝」。查理曼大帝于西元814年去世,法兰克帝国被分裂为三(即今天的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西法兰克王国(法兰西)和东法兰克(德意志)王国自认上的皇帝之名也存在,皇帝之位一直被争夺。

一直到15世纪哈布斯堡家族垄断王位之后,选帝侯的实际作用几乎消失,而皇帝也不再需要教皇加冕,于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成为奥地利-德意志君主的一般称号。

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罗马帝国于286年被戴克里先分为两部分,东罗马帝国直接继承罗马帝国国祚。

西罗马灭亡后,拜占庭帝国自认为是罗马帝国正统的延续,在其千余年的历史中一直自称正式名称是Ρωμανία(Rōmanía,罗马),或者Βασιλεία Ρωμαίων(Basileía Rōmaíōn,罗马帝国)。这是拉丁语Imperium Romanorum(罗马帝国)的希腊语翻译。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帝国灭亡,历经十二王朝93帝。

俄罗斯帝国1473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迎娶拜占廷帝国的亡国公主索非亚,一般认为索菲亚带来了拜占庭国祚。之后俄国人将双头鹰图案放进俄罗斯国徽中,以示莫斯科是「第三罗马」,莫斯科大公国成为拜占庭帝国的合法延续。(另一个有双头鹰国徽的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在君士坦丁堡陷落后,也把双头鹰便成王徽的主体,显示自己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室的地位。一些德意志地区的诸侯王室也引用了双头鹰标志,显示自己和哈布斯堡王室的亲密关系。)

1547~1721年间,俄罗斯的国号为「沙皇俄国」,君主称「沙皇」。「沙皇」最早是俄罗斯人用来称呼拜占庭帝国皇帝,后对蒙古可汗(金帐汗国)的敬称。保加利亚君主也称过「沙皇」,建立过「保加利亚帝国」,不过自封的程度太大,也没有合法来源。且和拜占庭的战争中打赢了就自称「沙皇」,打输了又改称「大公」,个人觉得实在称不上是真正的帝国。

自彼得大帝1721年与瑞典的大北方战争胜利后,俄罗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罗斯皇帝”正式称皇帝(俄语:Император),俄罗斯的国号为「俄罗斯帝国」,但在俄国民间与各国仍一直习惯把俄罗斯皇帝都俗称为沙皇。

下面说王朝欧洲体系而言,王朝的界定就是改帝国的统治者家族或姓氏有无发生变化。王朝名一般就是家族姓氏(温莎王朝)或家族所在地(XXXX堡王朝)

欧洲王朝的变化,大致来讲有两种大的情况:1.家族未变化,但姓氏变化,故王朝变化1)王位外传旁支、远亲或女婿例如英国的汉诺威王朝与斯图亚特王朝,斯图亚特王朝的安妮女王去世时,根据“王位继承法”应由詹姆斯一世的孙女索菲亚继位。但她已死去,王位就由其子德国的汉诺威选侯继承,称乔治一世,从此开始了汉诺威王朝。

2)王室改姓英国现今的温莎王朝,原来叫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乔治五世在位时期,赶上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民众反德情绪强烈,而「萨克森-科堡-哥达」这个名字来源于德文。王室不愿再使用敌对国德国的姓氏,将王室改姓为“温莎”(因为王室行宫“温莎堡”),朝代名称也改称为“温莎王朝”。温莎王朝一直延续至今。

2.家族变化这个用神罗举例再合适不过了。1356年开始,神圣罗马帝国帝位并不是同宗传承,而是大封建诸侯选举皇帝。各地领主权力很大,拥有自己的军队,朝廷,甚至能收税。故而神罗的帝位更替变成了各大领主之间的博弈。 神罗的历史,就是一部皇帝的家族不断变化的历史,就是一部王朝变化的历史。变化的次数太多,就不详细写了

有兴趣的话还可以看一下拜占庭帝国各王朝的变迁,这个知乎已有答案,可见 拜占庭帝国为什么可以存在1000年之久?

简而言之,在欧洲漫长的中世纪里,统治的国祚或者地区决定了帝国的名字(有的帝国统治的区域和国号没有关系,比如神圣罗马),统治者的信息决定了王朝的名字。王朝变化是经常的,帝国变化是缓慢的。

中华体系而言,其本质和欧洲分类是一样的。如果硬要有个帝国名的话,我觉得就是中华帝国,例如中华帝国大明王朝。依照欧洲分类法,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国号」和欧洲意义上的「王朝名」是等价的,而欧洲意义上的「帝国名」等价于「中华帝国」但给我们以不同感觉的原因在于,1.中华体系在大多数时候是一个整体,而不像欧洲在大多数时候都会出现数个帝国、王国对立的情况(不过原则上西欧只能有一个帝国)。2.中华体系在历史上不称「帝国」,只称「王朝」或「国号」。「帝国」一词是近代日本发明的。例如明代人只会称「我大明朝」、「我大明王朝」或「我大明」,「我大明帝国」的说法是没有的。只有清末才有「我大清帝国」的说法。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