牯牛降里好风光 禅踪佛影觅踪迹

牯牛降风光(资料图)

黄山祁门牯牛降素有西黄山之称,《江南通志》记:“黄山上有三十六垣,与歙之黄山三十六峰相峙,其最高者古牛冈可望匡庐。”面积达280平方公里的牯牛降崇山峻岭辽阔荒蛮,因地处偏远,高峰深谷人迹罕至,其溪瀑、奇松、怪石、云海历来少为世人所知。然历代高僧慧眼识之,视其为一方净土,数百年来先后有僧侣在这莽莽森林的清静之地建造了诸多庙宇。如今虽然造化弄人,僧去庙塌,但踪迹依稀可寻。

牯牛降周边曾寺庙林立,大大小小寺院达三十多座。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西峰寺、黄梅庵、善庆禅院等。“五百年前西峰寺,五百年后九华山”,说的是早在九华山之前,牯牛降西峰寺即已远近闻名。据考,西峰寺由一位叫郑传的当地人于唐光华二年(899)建立,此后寺院逐年扩大,名冠江南。在牯牛降赤岭要道之处原有一东松庵,为宋代熙宁年间(1068-1077)僧人子珣所建。王安石途经此地,曾作诗《题东松庵》:“驱马深山里,村村景物新。正临长至节,还是远行身。且喜仓箱满,争嫌牒诉频?从来疏懒性,何用丧天真。”绍兴元年(1131)岳飞率领兵勇经过东松庵,亦留句于壁:“余自江阴军提兵起发,前赴饶郡,与张招讨会合。崎岖山路,殆及千里。过祁门西约一舍馀,当途有庵一所,问其僧,曰‘东松’,遂邀后军王团练并幕属随嬉焉。观其基址,乃凿山开地,创立廊庑,三山环耸,势凌碧落,万木森郁,密掩烟甍,胜景潇洒,实为可爱。所恨不能款曲,进程遄速。俟他日殄灭盗贼,凯旋回归,复得至此,即当聊结善缘,以慰庵僧。绍兴改元仲春十有四日,河朔岳飞题。”在牯牛降东北的龙池坡,亦有一处曾显赫一时的寺院,叫“黄梅庵”,其遗址至今仍清晰可辨,静静地被几株大银杏树荫蔽。黄梅庵“发祖于历山”,在成化年间有僧法浩、正德年间有僧德怀,鼎盛时期有僧侣数百人之众。庙中办有“经星大学”佛学院,常引千百里外的僧众慕名来学习,后黄梅庵毁于清朝中期的一场大火。

牯牛降观音堂善庆禅院由“开山鼻祖道号禅心,法名玄虔,其徒常竟,法名宗远”于明末清初建立。清初,乾隆为四任定安、宏道、海教、理性立碑,观音堂善庆禅院为临济正宗海狮法派,于是迎来它的黄金时期。到乾隆十年(1745),善庆禅院已建成占地10余亩,规模宏大,呈品字形三进结构的大禅院,院内供奉观音、妙音、圣音菩萨。乾隆十五年(1750),该禅院已发成“良田百多亩”,且每年能获得石台、祁门和青阳上交的40两银子的皇粮。善庆禅院后有芝公大和尚、善公大和尚、犮峰老禅师、孝公大禅师、法云大禅师等讲座并圆寂于此。善庆禅院分别毁于咸丰十年(1860)太平之乱和1948年8月,经过两次沉重的灭顶之灾,善庆禅院从此销声匿迹,徒留零星断垣残壁静静地掩藏于遗迹荒草丛里。一棵桂花树和近四百年的罗汉松劫后余生,默默伫立遗迹向人们诉说百年沧桑。

当年的辉煌归于死寂,如今,漫步牯牛降幽篁古道,僧侣们栽植的竹子已漫山遍野蔓延,罗汉松要数人才能合抱,伤痕累累的桂花树依然青翠葳蕤,在每年的仲秋散发扑鼻的清香。当年僧侣们辛勤种植的茶树,又轮回到它们自然野生状态。抚今追昔,倍感世事沧桑,不禁使人唏嘘。

(谢光明 来源:黄山晨刊)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