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麾下最神秘的谋主,其兄弟是荀彧,立下大功后不知所终

(图说三国·人物解析·第38期 文/无常奉天玉 插图/嗜血的狼牙)

在汉末三国,以及之前的时代,谋主事关一方势力的政治、军事、战略、治军等诸多方面,可以被认为是综合掌权的重臣,或者理解为一位诸侯麾下,出谋划策的主要人物。能够成为谋主的,不一定是一个阵营中,知名度最高的谋士,却一定是最厉害,综合实力最强的谋士,例如刘备的谋主,并不是家喻户晓的卧龙诸葛亮,或者凤雏庞统,而是法正;曹操的谋主,不是鬼才郭嘉,不是毒士贾诩,甚至不是被他称为“吾之子房”的荀彧,而是更加低调的荀攸。

我们都知道,与曹操、刘备三分天下的孙权,麾下少有纯粹的谋士,因此他的谋主暂且不论,那么在曹操一统江北之前,成为最大割据势力的袁绍,有没有谋主呢?答案是有的,《后汉书》中提及,“(袁绍)以审配 、逢纪 统军事,田丰 、荀谌 (chén)、许攸 为谋主,颜良 、文丑 为将率。”也就是说,袁绍不仅有谋主,而且还不止一个。

其中的田丰,进献忠言,却不被采纳,最终被袁绍迫害而死;许攸临阵倒戈,助曹操赢得官渡之战,最终却因居功自傲,被曹操处死,这两个人,大多数人都有所耳闻,那么其中的荀谌,又是什么人呢?他有什么资格,成为袁绍的谋主呢?

荀谌自己知名度不是特别高,但是他的身份却不低,为什么要这么说呢?他出身于颖川荀氏,有一个知名度非常高的兄弟,即曾被评价为“王佐之才”的荀彧,也就是曹操的首席谋士。不过他到底是荀彧的哥哥,还是弟弟,却一直没有定论。另外,他还有一个侄子,同样成就斐然,那就是曾参与刺杀董卓的行动,最终成为曹操谋主的荀攸。当然了,袁绍不可能因为,荀彧和荀攸的原因,就对他委以重任,那么他到底有什么本事呢?

《资治通鉴》中提到,当初董卓祸乱朝纲,袁绍只身出逃,被封为了渤海太守。这个时候,逢纪等人提出,不据有一州之地,很难成大事,于是他们将目标瞄准了冀州。为了顺利的夺取地盘,袁绍先与公孙瓒约定,共取冀州,又在公孙瓒发兵之后,派人前去游说冀州刺史韩馥,让韩馥让贤。而游说的主力,则是荀谌,他先对韩馥说了当前形势的危急,对韩馥进行了恐吓,之后又一连发问,让韩馥意识到,自己各方面都不如袁绍,不可能让袁绍甘心屈居自己之下,最终劝服韩馥,让其主动将冀州让给了袁绍。

《资治通鉴》记载:“谌曰:‘君自料宽仁容众为天下所附,孰与袁氏?’曰:‘不如也。’‘临危吐决,智勇过人,又孰与袁氏?’曰:‘不如也。’谌曰:‘袁氏一时之杰,将军资三不如之势,久处其上,彼必不为将军下也。夫冀州,天下之重资也,彼若与公孙瓒并力取之,危亡可立而待也。夫袁氏,将军之旧,且为同盟,当今之计,若举冀州以让袁氏,彼必厚德将军,瓒亦不能与之争矣。是将军有让贤之名,而身安于泰山也。’性怯,因然其计。”

要知道,袁绍之所以能够一统河北四州,成为当时最大的割据势力,就是以冀州为根基的,由此可见荀谌对袁绍势力的贡献,以及重要意义。而他对韩馥进行游说时的恐吓、反问、劝说,则体现了他本身的谋略,可见其才能,就算比不得荀彧、荀攸,也不会逊色太多。只不过,因为史料中仅提及了,荀谌所做的这一件事,再加上袁绍最终是一个失败者,他麾下的文臣武将,少有人关注,所以荀谌的知名度,比起自己的兄弟和侄子,要差太多,实在令人惋惜。

那么,作为袁绍的谋主,田丰和许攸,一个被袁绍迫害,一个为曹操所杀,荀谌的结局又如何呢?这一点史料中并没有记载,后人提及他的结局时,一般认为他最后不知所终,也有人认为,他可能在官渡之战前,就早早的去世了。不过,从其子荀闳成为曹丕的文学掾,也属于谋士阶层,我们或许应该有所猜测,那就是荀谌应该已经成为曹操阵营的人了。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三国志》《三国志集注》《资治通鉴》等书,小编保证内容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