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从苏德战争中得到启示,战后发展恐怖到令整个欧洲都颤抖

二战前期,由于准备不足,德军一度在苏德战争中占尽了优势。然而德军的一些优秀将领,例如古德里安等人发现了德军中隐藏的一个巨大弊端,即为了使闪电战的威力得到最大发挥,德军对坦克进行了改装,在装甲厚度和履带上都进行适度的减轻,也不一味地追求火力强度。因此,虽然德军装甲部队在进攻中灵活自如,但即使苏军兵败如山倒,然而以T-34为首的苏军重型装甲令德军无计可施。

因此,当时的战场上出现了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即使德国人无论是装甲数量还是在军队数量上均处于优势地位,然而一旦对面的苏联人装配有T-34,德军指挥官也不愿意轻易进攻。这种现象被称为“T-34危机”。所以说,后来虎式坦克的出现,与这种现象无法脱离。然而,苏军也从中得到了不小的启发,即武器的威力是影响战局的重要因素,而为了获得更大的胜算,苏联人不断提高那些威力巨大武器的数量。

二战末期,为了促使日本投降,美军先后在日本投放了两颗原子弹。苏联人意识到,如果自己也遭受了原子弹打击,不但飞机无法起飞,交通系统瘫痪,就连普通汽车都不能行驶。此时,适应能力很强的坦克则成为反击的首选。于是,二战结束后,当美、英等国与苏联在意识形态上开始分裂时,苏联人便开始打造一支能够在遭受核打击后有完全把握击溃对手的反击系统,即以坦克为主体的装甲部队。

那么,这支“反击部队”的规模达到什么样的程度了呢?历史上并没有确切统计,根据资料中得出的粗略数字,冷战期间,苏军装甲部队数量已经达到了5万辆。然而这一数字并没让苏联人满意,截至冷战结束苏联解体时,苏军装甲部队总规模已经达到8万。如果加上华约其他成员国的坦克数量,那么这支装甲力量的规模则接近10万。这是什么概念呢?如果让苏军的坦克全部出动,那么它们就可以像洪水一样直接碾过欧洲大地。

这种粗鲁的战术实际上是“无解”的。在那段时间内,苏联的“钢铁洪流”是令美英等国最头疼的问题。北约所有的武器开发与战术制定,都是为了阻止苏联装甲部队前进。有很多美国的军事专家认为,就算使用核武器打击,美军也没有万全把握战胜这股“钢铁洪流”。

然而,保持巨大威慑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天价的维护费,前苏联一味追求武器的极端,也让苏联人渐渐难以为继。随着“红色帝国”的解体,这股令欧洲大陆颤抖的“钢铁洪流”也彻底成为历史。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