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的少年古城潼关有哪些著名的战役?

潼关是一座千年古城,也是崤函古道西端的起点。历史上的潼关,扼西北咽喉,掌京帝门户,是关中的东大门,是汉代以来东入中原,西出关中、西域的必经之地。

那么历史上潼关有什么重要的战役?曹操马超之战

公元211年,曹操占据黄河下游地区,把持着东汉中央政权。赤壁之战后,曹操南下受阻,转而向西发展。此时屯驻关中和甘肃东部一带的割据势力马超、韩遂等部,名义上归附东汉,实际上处于半独立的状态;张鲁在汉中地区建立了农民政权,自树一帜;长江流域,为孙权、刘备、刘璋等地主武装所割据。曹操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统一,以讨伐汉中张鲁为名,由河南、山西进军关中。马超怕曹操借机消灭自己,联合关陇地区的韩遂、侯选、程银、杨秋、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等10部兵力10余万人,扼守潼关,拒曹人关。

公元211年三月,曹操先令安西将军曹仁率一部兵力从洛阳西进,逼潼关,坚壁不战。七月,曹操亲统大军由邺出发,进至潼关黄河北岸,与马超军夹关对峙。八月,曹操为了使马超、韩遂联军产生错觉,挥师南渡黄河,佯攻潼关,诱关中诸将聚集,吸引联军主力,乘渭河北部空虚之际,暗遣将军徐晃、朱灵率步骑4000余人,由蒲坂津乘虚偷渡黄河,立营于河西,建立了桥头阵地。闰八月,曹军突然从潼关东北渡过黄河,时为马超军发觉,马超率步骑万余人追击,曹军处境十分危急。曹操部下校尉丁斐放出大批牛马扰乱马超军。马超军争相抢取牛马,曹操遂在卫将许褚掩护下安全渡返黄河。曹军渡返黄河以北后,再由蒲坂西渡黄河与徐晃、朱灵军汇合。然后连车立栅(用战车和木栅在行军道路两侧修成工事),筑成通道,掩护部队南下,直抵渭口。这样,潼关天险失去作用,联军主力被迫转至渭口南岸布防,与曹军对峙。此时天气已经寒冷,曹操用娄圭之谋,夜渡渭水,聚沙灌水,一夜之间冻冰为垒,架起浮桥,曹军全部渡至渭河以南。曹操预料马超必来夜袭攻营,于是预设埋伏,击败马超军。马超受挫,提出划河为界的议和条件,被曹操拒绝。马超多次前来挑战,曹操坚守不出,使马超欲急战速胜不得,再次提出划地为界的要求。这时曹操采纳谋士贾诩的计谋,表面上假意应允,麻痹对方,实际积极准备,伺机进军。曹操利用过去与韩遂的友谊,故意在两军阵前和他叙旧,又故意涂改给韩遂的书信,使之落到马超手里,引起马超的疑忌,造成联军内部的矛盾激化。曹操视时机成熟后,主动对马超、韩遂等联军发起进攻,与联军决战。决战时,曹操以部分轻装骑兵从正面出击,以机动战法与之周旋。将精锐骑兵埋伏在阵地两侧。当马超全力进攻,两军激战既久,马超军进入伏击地域时,曹军伏骑突然由左右两翼侧击。联军大败溃散,李堪、成宜被杀,马超、韩遂逃回凉州,曹操进据关中。十月,曹操分遣众将,追击马超各部,关中和凉州各郡,均为曹操所控制。此战,联军10万之众全被歼灭,而曹操所部仅伤亡万余。为控制关中和进取汉中创造了条件。安史之乱,哥舒翰统兵20万镇守潼关

公元755年二月,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以诛杨国忠为名,率兵15万西进反唐。唐玄宗派大将封常清、高仙芝领兵征讨,相继败退,洛阳、陕郡失守。于是,唐玄宗派监军宦官边令诚监斩封常清、高仙芝,以示惩戒。

公元756年,占据了洛阳的安禄山派部将崔乾祐攻打潼关。哥舒翰认为潼关宜在守险,不利出战。虽曾两次击退叛军,但仍上表说:“安禄山为逆,不得人心,宜持重相待,不出数月,贼势瓦解,一鼓可擒。”唐玄宗颇以为然。偏杨国忠日进谗言,但说哥舒翰逗留不进,坐失战机,奏请玄宗催促哥舒翰进兵出关。玄宗乃遣使四出探敌虚实,突有探子返报,叛将崔乾祐在陕兵力不足4000人,又皆羸弱无备,宜急击勿失。于是,玄宗遂怀疑哥舒翰,促他出兵。哥舒翰上疏奏道:“安禄山用兵已久,岂肯无备?臣料他是以赢师诱我,我若出兵,正中贼计。况贼远来,利在速战,官军据险,利在坚守,何必遽求速效?现在诸道征兵,尚多未集,不如稍安毋躁,待贼内变,再行出兵。”奏章到达朝廷,又有郭子仪、李光弼联名奏陈,奏请自率部军,北取范阳,捣贼巢穴,潼关大军,但应固守,不宜轻出等语。唐玄宗迭览两疏,意存犹豫。而杨国忠独进言道:“哥舒翰拥兵20万,不谓不众,就使不能收复洛阳,亦当收复陕郡,难道四五千贼兵,都畏如蛇蝎么?若今日不出,明日不战,老师费财,坐待贼敝,臣恐贼势反将日盛,官军且将自敝呢。”这一席言语哄动玄宗,一日派三使,催促哥舒翰出关。哥舒翰窘迫无计,只好率l5万步兵东出。行至灵宝西塬望见前面已扎叛军,南依山,北控(黄)河,据险扎营。哥舒翰令王思礼率兵5万,充作先锋。别将庞忠等,引兵l0万接应,自率亲兵3万,登黄河以北高阜,扬旗擂鼓,督阵助战。叛将崔乾裙带领赢卒万余人,前来挑战,东一簇,西一群,三三两两,散如列星,忽合忽离,忽进忽退。官兵只见叛军行伍不齐,不知是计。当下便挥军齐进,渐及敌阵,崔乾祐即偃旗退去。王思礼督军力追,庞忠率军继进,走人隘道,两旁都是峭壁。正观望间,忽听连珠炮响,木头石块,一齐抛下,官军相继伤亡,进退维谷。崔乾祜又率兵绕至黄河以北,夹击哥舒翰亲兵。官军造毡车数十乘,画龙虎,以马驾车冲战。哥舒翰自率亲兵从高阜杀下,拦截叛军来路。毡车马惊奔突,阵形大乱。叛军察知是计,遂用草车抵毡车,积薪草于大路,顺风纵火,风猛火烈,烟焰飞腾,毡车被焚,霎时间天黑如夜,两军不可辨认,弓弩乱发。官军眼被烟迷,自相斗杀,尸血模糊。天晓,方知叛军早退,于是,收兵退却。因关东道路狭窄,不利退兵,叛军又抽兵在南山设疑,以精骑直逼黄河,横截官军。某日,潼关失守。在黄河北岸督阵的哥舒翰,忙令运粮船百余艘驶行黄河南岸运兵。官兵竞相争渡,船不胜载,多被沉没,许多将士被淹死在黄河里,全军覆没。哥舒翰麾下百余骑奔首阳山西渡到潼津驿,出告示收编散卒,西奔人关,多半又被陷入潼关堑中。哥舒翰检点兵士,只剩下8000余人。部将火拔归仁对哥舒翰说:“贼至矣,请公上马。”哥舒翰上马后,火拔归仁又说:“公以二十万众一战弃之,何面目复见天子!且公不见高仙芝、封常清乎?请公东行。”哥舒翰不从,火拔归仁喝令随骑,将哥舒翰足系马腹,劫持而走,往投安禄山。哥舒翰被囚于洛阳,安庆绪兵败撤退时被杀。黄巢起义,攻打潼关

唐朝末期,藩镇混战,宦官专权,朋党争闹,朝政腐败混乱。皇室、官僚和地主加大对农民的剥削,税赋越来越繁重;加上连年天灾,农民到处逃亡。公元874年,濮州盐贩首领王仙芝,聚集了3 000农民,在长垣起义。翌年,地方的盐贩黄巢招募到数千人,起兵响应。

黄巢和王仙芝两支起义队伍汇合之后,转战山东、河南一带,接连攻下许多州县。公元878年,王仙芝战死,余部归黄巢领导。公元880年七月,黄巢带领60万大军,自采石矶渡江北上。十一月,打到洛阳。唐东都洛阳留守刘允章迫于形势,率领文武百官出城迎降。义军入城后,黄巢慰问官吏和百姓,街巷平安。

唐僖宗接到洛阳失陷的战报后,紧急商讨对策。关内各镇虽有15万军队,但一时集合不起来,只得派神策军。任命左军马军将军张承范为兵马先锋兼把截潼关制置使,右军步军将军王师会为制置关塞粮料使,带领神策军弩手2800人前去增守潼关。神策军是控制在宦官手中的禁卫军,都是富家子弟,只能享受,不能打仗。听说出兵,多以钱雇用无业贫民代行。张承范率军经过华州,军民皆逃入山中,城中悄然,幸仓中留有存粮,便命士兵带了三天口粮前行。抵达潼关后,搜得村民百余人,运石汲水,进行守御准备。

公元880年十二月,黄巢军挥戈西进,攻打唐都长安的门户潼关。潼关守将泰宁节度使齐克让在关外置寨迎战。将士屡经战斗,缺粮少草,冻馁交逼,各思乡间,毫无斗志。黄巢的前锋军来到关下,白旗遍野,不见其际。齐克让率军迎战,不能取胜。倏然,黄巢来到关下督战,将士们见了,全军齐声呼喊,声震河、华大地。齐克让力战,从午时战到傍晚,士卒饥饿难忍,大声喧噪,暗地里放火焚毁营房逃散,齐克让只得逃入关内。张承范尽散辎囊给士卒,上表告急。起义军猛烈攻关,唐军全力抗拒,矢尽以石投击。义军得百姓千余人相助,取土填平关外壕沟,引兵而进,夜烧关楼。潼关南面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大谷,平日禁人往来,以榷征税,名日“禁坑”,或称“禁谷”“禁沟”,唐军忘其布防。黄巢暗遣尚让领兵奔往禁谷,张承范得知后急派王师会带领800名强弩手前往禁谷拦截。待王师会抵达时,尚让率兵卒已经进入禁谷。第二天,义军抄小路迂回包围,突击关后,两面夹攻,官兵首尾不能相顾,不敌而溃,残兵退入禁谷,“谷中灌木丛茂,一夕践为坦途。”王师会兵败自杀,张承范化装逃走。逃至野狐泉,遇奉天2000兵来援。张承范说:“你们来晚了。”博野、凤翔来的军卒便退到渭桥,见所募新军衣服华丽暖和,发怒说道:“这些人有什么功劳,就能得到这些,而我们反遭冻馁!”遂掠夺之,反过来给义军当向导,先回长安,焚烧西市。

黄巢起义军攻克潼关后,乘胜前进,经华州、渭南,直逼唐王朝都城长安。同年十二月五日,攻入长安。京城人民张灯结彩,夹道欢迎。十二月十三日,起义军建立“大齐”农民政权,黄巢被推为王。新政权发布告示,号令天下,任命各级官员,打开仓库,把粮食发给贫苦农民;捕杀宗室、侯王和贪官污吏。朱元璋攻打潼关

公元1367年十月甲子日,朱元璋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25万,北进中原。北伐中发布《谕中原檄》,文告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纲领,以此感召北方人民起来反元。朱元璋对北伐又作出了部署,提出先取山东,撤除元朝的屏障;进兵河南,切断它的羽翼,夺取潼关,占据它的门槛;然后进兵大都,这时元朝势孤援绝,不战而取之;再派兵西进,山西、陕北、关中、甘肃可以席卷而下。北伐大军按计而行。徐达率兵先取山东,再西进,攻下汴粱,然后挥师潼关。朱元璋到汴梁坐镇指挥。

公元1368年,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李自成潼关南原之战

潼关南原之战是明末闯王李自成与明朝军队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此役李自成几乎全军覆没,仅以十八骑突围出来,逃入商洛山中。

公元1637年,兵部尚书杨嗣昌制定“四正六隅十面张网”方案。是年九月李自成在汉中遭曹变蛟伏击,只得退居四川。后来前往梓潼、剑州一带活动。洪承畴分析李自成势穷,必定出潼关东走河南。洪承畴命孙传庭于潼关南原设置三重埋伏,公元1638年春二月,曹变蛟等人将李自成逼入潼关。此役李自成部尸积如山,几乎全军覆没,当地居民“遇则棒杀,秦贼遂尽”,最后仅以十八骑突围出来,逃入商洛山中。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