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纱帽两边长长的翅看似滑稽却有大作用,是太祖皇帝精心设计的

我们经常听说这么一个词,当官的如果丢了官,就叫丢了乌纱帽,乌纱帽是当官的代名词,但是这个乌纱帽,是到了隋唐的时候,才正式被朝廷定为命官的官帽,宋朝刚建立的时候沿袭唐制,官员们上朝也戴乌纱帽.我们看一些影视剧作品,描写宋朝的时候,发现宋朝官员,帽子左右两侧,有两根长长扁扁的翅,在脑袋两边晃晃悠悠,乍看没什么实用性,特别滑稽,应该是起装饰作用的,其实这两根长翅,就是宋太祖赵匡胤发明的,长翅帽虽然看似只是一顶造型特别的帽子,但是,却是太祖皇帝处心积虑,制约文臣的工具。太祖皇帝建国之后,非常不放心当年一起闯天下的同僚,尤其讨厌文武大臣们,在朝堂上交头接耳私下议论朝政,唯恐他们交流过多,结党。有一天太祖皇帝早朝跟平常一样,一脸严肃地坐在龙椅上,聚精会神听着大臣的奏报,两侧几个大臣,就在底下窃窃私语,全然不顾朝廷上,应该遵守的规矩

对于赵匡胤来讲,他非常不高兴,当皇上的疑心都重,生怕朝臣在底下议论什么事儿,但是又不好直接问他们。赵匡胤非常不爽,但是没有表现出来生气,更没有当场发作,而是若无其事地继续听奏报,注重实效、表达含蓄是赵匡胤行事的一贯作风。退朝之后,他就想办法,怎么能制止这帮人交头接耳呢?很快他就想出一招来,你们不是喜欢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吗,我让你们说不成话。传旨给主管官服礼制的官员,告诉他们,官帽的后边,要加上长翅,一顶帽子两边,窜出一尺多来,当然后来越来越长,宰相的就更长,大门他得侧着身子进来,这种帽子就是专门为了上朝定制的,除了朝堂和官场,正式活动戴之外,一般场合不用戴。所以官员们上朝只能按顺序一排一排站着,以后大臣们上朝,就再也没有交头接耳的了

再加上大家都明白,皇上为什么弄这么一顶式样新颖的帽子,就没有人敢这么干了,皇上达到了驾驭群臣的目的,但是只有礼治是不够的,皇帝等于把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权分立了,设立中书门下,就相当于宰相,然后又设立参知政事做副宰相,本来中书门下平章事就不止一个,再设立参知政事做副宰相,宰相的人数就更多了,然后又设立枢密院,主管调兵,三司使管财政,这样的话,宰相的军权财权,全都被剥夺了。而且还设立副相,来牵制正宰相,就在牵制朝中文官,统一中央大权的同时,太祖皇帝发现,杯酒释兵权后,所派出的地方节度使,势力开始壮大,以兵变起家的赵匡胤,最害怕的就是武将效仿自己,推翻自己的政权。那么赵匡胤会如何从节度使手中夺回兵权呢?他会故技重施吗?请关注历史文化大中原,我们下期再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