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清朝皇宫饮食是什么样的?有山东、满族、苏杭三大菜系

不管在什么时候,皇宫里的饮食,都比民间更讲究些。清朝皇宫,更是如此。为了应付好皇族的饮食,皇宫里就要专门成立大大小小的机构,负责各样的事务。皇宫里不仅有皇帝嫔妃的日常饮食,还有重大节日的宴席。

这些都要由内务府跟光禄寺专门负责。不同的机构安排不同的事务。广储司的茶库,营造司的碳库,柴库,庆丰司的牲畜群。各样的机构运作起来,专门为皇族服务。

当然,御膳房是少不了的。就连皇帝日常出去,也得带一个御膳班子,专门也给他做饭。因为明清两朝,都是定都北京。皇宫里,山东的厨子比较多。所以,清朝皇宫的饮食当中,山东菜是其中一个大类。

图为木须肉照片

清朝是少数民族入主天下,满族菜自然少不了。不同时期的皇帝,喜好的菜系,也有各自的不同。最初的时候,顺治、康熙时期,当时皇帝吃的一般还是满洲菜为主。

这种菜,都是以野味为主,做法较为粗犷简单,但也有一番自己的风味。较为常见的做法,便是把肉切成大块,放入各样的调料,一同进锅。满洲菜在一开始的宫廷饮食中,占有极高的分量。

图为白肉血肠

但到乾隆时期,满洲菜的比例开始下降,江南苏杭菜系,开始增多。相比较于满洲菜的粗犷,苏杭菜显得更精巧一些。味道也有很大不同。乾隆皇帝对江南一直有特殊的喜好。就连承德避暑山庄在风格搭配中,也特意加了江南山水的特色。

图为腌笃鲜

当然,满洲菜不会完全消失。保留最多的,就是承德避暑山庄。这里的野味、杂粮,颇受乾隆喜爱。

乾隆善于养生,不会只吃单一的食物,但海产品却吃的极少。光绪跟他相反,几乎是每餐都要有。或者是海参、鱼翅,或者是海蜇、海带。可是到了溥仪的时候,对宫廷里的饮食,基本都不敢兴趣。更喜欢吃西餐和素食,也不大好饮酒。

皇宫的现实环境,皇帝的个人口味,形成了清朝皇宫里山东菜、满族菜、苏杭菜为主的格局。这是比较表层的东西,到了更具体的情况中,要求十分严格,也极为讲究。

先说说吃饭的地方。皇帝日常吃饭,都是在养心殿、重华宫用膳。如果是举办宴席,就要到乾清宫,太和殿,这样比较正式的场合。要是举行祭祀,这种更为正式的场合,就要到坤宁宫。

不过,不管是在哪里吃饭,毕竟是皇家饮食,菜系都要极为讲究的。这种讲究,不是简单的说用珍贵食材,而是这些食材都要是某个地方最好的东西。北京玉泉山的水,京西的稻米,东北的熊掌、鹿茸、虎丹,南海的鱼翅,等等。即便是一些普通食材,像鲤鱼,也得要求是一斤半左右的才可以。

这些食材的加工,也都是非常标准的。就连鹿茸,也必须要求是三寸以下的。可以说,整个菜品的制作过程,完全都是标准的。换一个厨师,按照这些办法做,也是完全一样的饭菜。如果说,慈禧想吃乾隆时期的某道菜,御厨也根据记载的办法做出来。当然,今天看的话,跟菜谱其实是一样。只是皇帝用料更精,制作过程更讲究一些。

清朝也不是一开始,就有这么做繁琐规矩的。因为繁琐,其实就代表着背后的奢侈。而像顺治、康熙时期,都要求比较简单。到了乾隆开始,清朝皇宫饮食,才愈加奢侈起来。所以,在晚清末年,国库空虚的情况下,这种奢侈饮食的做法,依然无法刹住,直到亡国。

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脑洞外星人,一个研究地球历史的外星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