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句话到底是何意思?

谎言?当然谈不上,明朝皇帝的专属广告词?也谈不上。朱元璋创立明朝的时候,首都定在南京,然后朱棣靖难成功当皇帝,在永乐十八年迁都北京。

如果是刚刚靖难成功的时候,他的根基在北京,我们还可以理解他的迁都行为,辛亥革命时袁世凯不肯到南京便是因为根基在北京,可是当时的朱棣已经坐稳了皇位,为什么还要这么折腾呢?

我们知道,蒙元在朱元璋势如破竹的北伐行动下,仓皇北逃,然后继续以元为国号,史称“北元”,当然,北元最终实际分裂为两部:瓦剌、鞑靼。

在明朝的东北地区,则有女真诸部。中原王朝自古深受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宋朝更是因此毁灭,宋朝时甚至连中原屏障燕云地区也先后被辽、金、蒙元所掌控,明朝时方收复燕云。即是说,这时的明朝仍然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汉朝因为受到匈奴的威胁,定都长安;隋唐因为受到突厥的威胁,仍然定都长安;宋朝受到契丹的威胁,甚至也定都在几乎守无可守的汴京;

明朝,北元仍然在虎视眈眈,可是首都却远在南京,这会让统治者感受不到威胁,容易滋生享乐主义并忽视北方的威胁,所谓“忘战必亡”是也,在战略意义层面,明朝北迁首都是势在必行的,最终选择北京有北京是朱棣“龙兴之地”的原因。

但是,“天子守国门”并不是明朝的专属,而是每个统一王朝在基本情况下都会执行的战略方针。“君王死社稷”,是必然的结局,汉唐如是,明朝更如是。“君王死社稷”这句话因为朱由检的自尽变得很热,真的很热,甚至热到能将朱由检的无能熔化。

当然,说明朝“君王死社稷”是肯定没有错的,君王不死在社稷上,难道是死在田埂上?但是,试问哪个王朝的君王不是死在社稷上的?皇帝作为社稷的主宰者,不管怎么死,病死也好,累死也好,被杀也好,自尽也罢,精尽人亡也罢,他肯定都是死在社稷上,这是跑不了的,因为社稷是他的。

“君王死社稷”被人当成明朝的专属当然也有原因,那就是明末的文官武将,尤其是文官,几乎没体现出来他们对国家所存在的价值,当时东林党得势吧?东林党高层钱谦益知道吧?南京城即将被攻破时,钱谦益这个老匹夫在柳如是劝他殉国的时候,竟然说水太冷了,都要死了你还怕会感冒还是怎么样?当时的政治利益集团有钱吧?

可是朱由检就是筹不到钱,因为他们不肯给,在国家存亡之际仍然不舍得拿出来。再看武将,祖大寿、洪承畴、孔有德、吴三桂等人相继降清,只有朱由检,自己灰溜溜跑到煤山自尽,这皇帝可以啊!誓死不降,果真是“君王死社稷”啊!于是朱由检被抬高了,高到云端看不见。可这能怪谁?只能怪朱由检没本事。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