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写的剧作,在欧洲有巨大的影响力

欧洲有句著名的谚语:“宁愿失去一个英国,也不愿失去莎士比亚。”这个莎士比亚,就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剧作家、诗人。他一生留下了三十七部剧本、一卷十四行诗、两部叙事长诗,还留下了不可索解的身世之谜。现在,有的文学史家怀疑莎士比亚这个人是否真实存在过。但是,不管历史上是否真正有过其人,但那些伟大的作品总是有人写出来的,我们可以把这些伟大作品的作者暂定为莎士比亚。

环球剧院

一五八七年秋季的一个早晨,伦敦的街头雾气弥漫,一个落魄青年游荡在街头,头耷拉着,漫无目的地徘徊着。“咦,这不是莎士比亚吗?你什么时候到伦敦来的?”一位中学时的同学发现了他。莎士比亚如遇救星,笑道:“真是太巧了!唉,一言难尽,我家破产了,我想到伦敦来找份工作。”同学听了他的遭遇,也不禁为他难过,猛然对莎士比亚说:“倒有一个差使,只不过工钱低一些,不知你肯不肯做?”“我什么活都可以干,只要有个事做就行!”莎士比亚急切地答道。于是,年轻的莎士比亚在剧院当了一名勤杂工。莎士比亚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一工作竟然使他成为了一名著作等身的大剧作家。

莎士比亚 故居

莎士比亚在做完勤杂之余,开始了当戏剧家的幻想。他如饥似渴地读书,自学希腊文和拉丁文。一有空闲,就坐下来看戏,研究着剧情的发展和剧中人的对白。有时,剧团人员紧缺时,还让他当个配角。能上台演戏,莎士比亚自然乐不可支。可是,剧团总演那几出老掉牙的戏,观众渐渐看厌了,剧团渴求着新剧目。莎士比亚正好想练练笔,就一口气写出了《亨利六世》等几个剧本。结果演出后出人意料地引起了轰动,莎士比亚也在英国戏剧界崭露头角,站稳了脚跟。一五九五年,莎士比亚写了他的爱情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一爱情悲剧通过两个相爱的人誓死不移的爱情,歌颂了自由爱情的伟大,使莎士比亚的名声大增。第二年,莎士比亚的一个孩子死了,就在这年,他完成了著名的社会讽刺喜剧《威尼斯商人》,在剧中成功地刻画了高利贷者夏洛克的形象,从此,“夏洛克”一词就成为吝啬鬼和剥削者的代名词。

莎士比亚 故居

据说,莎士比亚出生在英国中部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福镇,他的父亲被选为“市政厅首脑”,成了这个拥有两千多居民、二十家旅馆和酒店的小镇镇长。这个小镇经常有剧团来巡回演出。莎士比亚在观看演出时惊奇地发现,小小的舞台,少数几个演员,就能把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故事表现出来。他觉得神奇极了,深深地喜欢上了戏剧。他经常和孩子们一起,学着剧中的人物和情节演起戏来,并想长大后从事与剧本相关的工作。但不幸的是,他父亲经商失利,十四岁的莎士比亚只好离开学校,给父亲当助手。十八岁时他结了婚,不到二十一岁,已有了三个孩子。他的妻子比他大八岁,莎士比亚对自己的婚事常常感到遗憾,在他的作品中曾说:“女人应该与比自己年纪大的男子结婚。”不过,他对辛勤持家,抚养孩子成人的妻子依然关怀备至。

一五九七年的一个夜晚,环球剧院里人满为患,观众鸦雀无声,静静地、紧张地观看着。此时,大剧院的舞台上正上演着莎士比亚新写出的名剧——《哈姆雷特》。“太好了!真是一部杰作!”看完全剧的观众无不发出由衷的赞叹。以后的四年时间内,莎士比亚又接连写出了《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这三部连同《哈姆雷特》,被称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辉煌的艺术成就,使他成为举世闻名的剧作家。一五九九年,伦敦建成了豪华的环球剧院。这时的莎士比亚,已远非昔日流落伦敦街头的落魄青年,而是一个腰缠万贯、备受人崇拜的剧作家了。剧院为了拉住莎士比亚,让莎士比亚做剧院的大股东。这样,大剧院就不愁没有上座的好剧本了。

环球剧院

两年后,一位著名的剧作家来拜访他,两人谈得非常投机。晚上,“酒逢知己千杯少”,两人开怀畅饮。结果,莎士比亚酒后受凉,一病不起。一六一六年四月二十三日,是莎士比亚五十二岁的生日。亲朋好友和他的崇拜者都赶来了。生日蜡烛燃烧起来。可是,他的生命之烛却悄悄熄灭了。在他的墓碑上刻着这样的碑文:看在上帝的面上,请不要动我的坟墓,妄动者将遭到诅咒,保护者将受到祝福。他的墓在他家乡的一座小教堂旁,每年都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像朝圣一般去瞻仰。

莎士比亚教堂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