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的升平署与内廷演戏

《旧京伶界漫谈》是张文瑞先生对有关老北京京剧中的趣闻轶事、常识常规、行头道具、演出场地、演员与观众的关系种种所做的研究,本文选自该书,介绍了清代内廷演戏的相关情况,由澎湃新闻经中华书局授权发布。

升平署是清代内廷专司事典奏乐并演剧的机构,“升平”二字取“海内升平”之意。顺治初年,此机构沿用明代教坊司、钟鼓司旧制。雍正朝改教坊司为“和声署”。乾隆七年(1742)设乐部,由内务府等职掌宫廷之乐,称“南府”,道光七年(1827)改为“升平署”,至宣统三年(1911)终。

打自周公制礼作乐,礼乐就逐渐成为了意识形态,后又被当作中华文明的标志。古人认为,乐为天地之和,礼为天地之序。《礼记·乐记》:“乐由天作,礼以地制……乐著大始,而礼居成物。”先秦的《乐》所以为“六经”之一,是它具有极高的儒家价值思想。撇开“乐”之义理不谈,仅在形式上,“乐”就一直为历朝历代中枢当做至要。中国古代礼乐不分,就如同天地般浑然成一体,凡事典必有礼,凡典礼必有乐,自古就有专门司礼演乐的机构和职官。

南府得名及其机构

这一传统延至清代,内容、形式、规模臻于完备鼎盛。前清三帝经近百年励精图治,国家海清河晏,百姓咸宁安居。乾隆时寰宇太平,库帑充裕,国势如日中天。乾隆帝心高气盛,手中又有大把银子,遂设乐部(即“南府”),并历选苏扬皖鄂伶人进宫承差。“南府”是俗称,其职司名为“内务府掌礼司”。宫内凡遇登基、祭天、祭祖、祭社、朝贺、册封、大婚、出征、凯旋、万寿、诣陵等事典,除由礼部主持,钟磬管弦奏以黄钟大吕之雅乐伺以典礼外,另由南府组织内外学(内监与外面伶人)竟日演剧并伴以杂技百乐以迎贺,名曰“大差”。如乾隆十六年(1751)及三十六年(1771),分别是皇太后六十和八十慈寿,京城举行大庆。自西华门至西直门外高粱桥,延绵十余里,街道两旁一律闭门休市,沿途张灯结彩,搭楼建阁,每数十步一座戏棚,南腔北调,伶童妙伎,粉墨连台,盛况空前。这些演剧之事,全由南府打理操办。

南府位于南长街南口路西,紧邻西苑(现中南海)东墙,署门南向,出入关防甚严。此地在明代为灰池,池中泡稻草用作造纸;后池内堆积石灰炉渣,形状类似一头卧象,得名“象山”。清初进行改造,栽花移木,植养培灌苏杭盆景,遂得名“南花园”。及至乾隆帝,他对唐明皇设教坊创梨园颇向往之,遂把内学太监归拢于南花园内练功学戏,并嘱由内务府掌礼司管辖。内务府衙门位于西华门迤北,又因有些内务府大臣及司官郎中常来南花园署理公务,这里近乎内务府分府。为别于北边的内务府,南花园就称作“南府”。旧京坊间伶界传此处为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府邸,且充满戾煞之气,属不实。

南府设大总管一名,秩正六品。下设内学、外学、中和乐、十番学、钱粮处等机构。

所谓内学,即由内廷太监组成,专司习戏演戏。内学又叫内三学,分别是内头学、内二学、内三学。所谓外学,又叫外边学生,指进宫承差的外面民间伶人和旗籍子弟。外学分为大学和小学,也叫大班、小班。内学设七品总管、首领各一名;八品首领三名;三两钱粮太监六名;二两五钱粮太监十名。外学设七品总管、首领各一名;八品首领三名;三两五钱粮五名,二两五钱粮八名。此规制于道光后时有调整,上述为道光元年恩赏日记档所载(参见周明泰《清升平署存档事例漫钞》)。内外学除按品秩领钱粮外,嘉庆朝还专门下谕赏赐西直门外数百亩地给内外学员分取地租。

中和乐处设无品秩首领两名;三两钱粮太监一名;二两五钱粮太监六名。中和乐处虽列于南府下,但也受掌仪司管辖。总人数约八十人,均为太监。中和乐处专事皇帝御内殿,皇后御中宫时所奏“中和韶乐”,以及行礼时所奏“丹陛大乐”,算是皇家乐队。

十番学设八品首领一名;三两钱粮太监一名;二两五钱粮太监二名。共二十人,亦均为太监。十番学原本为乐器名,即为笛、管、箫、弦、提琴、云锣、汤锣、木鱼、檀板、大鼓十种,也叫“十番鼓”。主要吹打“吉祥歌”“长春乐”“锦上花”等轻松喜庆诸曲。十番学设立不久即裁撤。

钱粮处设八品首领一名;二两五钱粮二名。人员无定额,大致十五人上下。钱粮处专司演戏衣箱、盔头箱及各种响器,伺候演剧并代管分发钱粮。

内学起居习戏在南府,外学则在景山。神武门迤北的景山属皇家禁地,里面设有“官学”,即旗籍子弟的念书学堂。乾隆十六年首次南巡,苏扬一带昆弋等好角儿不少,其雅致格调及高妙技艺很受乾隆瞩目。他遂下旨给织造府,命其选伶人随驾,后带回北京。这些民籍伶人进京后不便在南府与内学太监杂居,就安置在景山之内,与“官学”同处一地。此前景山已有少量旗籍子弟在此习戏起居。景山内西北角有连房百余间,专拨给苏扬伶人居住,时称“苏州巷”。外学学员一律由景山西门出入。

晚清盛行的外面戏班进宫演戏,即肇始于乾隆十六年此举。景山外学于乾嘉时最盛,伶工达数百近千人。值得留意的是,前清选拔外面伶人进宫演戏事一度曾归织造府署理,就是缘于织造府在乾隆朝曾首办伶人进宫这宗差事。

南府署理之行在还有圆明园、热河行宫、张三营行宫(热河隆化县北六十里伊逊河西岸)、盘山行营(又名盘龙山,今河北蓟县西二十五里)、颐和园五处。

更名升平署及裁撤外学

乾隆初设南府,十六年设外学,直到嘉庆朝终,八十余年间南府皆循例办差,及至道光帝登基始出变化。道光元年(1821)开始裁撤外学子弟。当年正月十七日道光帝即命包衣昂邦(总管内务府大臣满语译音)英和等传旨给南府总管禄喜等,将南府、景山外边民籍学生年老者和学艺不成不能当差者革退。民籍学生交苏州织造便船带回;旗籍学生交本旗当差。禄喜覆奏:“今现在南府景山外边学生等,虽有三百余名,较比嘉庆四年之数,不及其半,若承应大戏等差,实不敷用。今奉旨意,(奴才)等不敢违抗,拟应革退之人:(略)。共革旗籍学生十六名,民籍学生二十三名,普共人三十九名。”十二天后,当月二十九日,又裁减六十人。道光七年(1827)二月六日,道光帝再降明诏:“将南府民籍学生全数退出,仍回原籍。”随后,道光帝又派内务府大臣禧恩、穆彰阿传旨,将南府更名“升平署”,并颁布升平署官职钱粮,诏云:“南府着改升平署,不准有大差处名目,升平署着加恩。”(王芷章《清升平署志略》)

道光帝于道光七年全部裁撤景山外学并改南府为升平署,未见内廷档案载明原因。坊间存有两说:一说嘉庆十八年(1813)天理教匪入宫行刺一事为太监做的向导;另一说是道光五年(1825)有太监偷盗库银。内廷为加强宫禁,杜绝闲杂人等混入大内而生出祸端,遂有此举。王芷章先生认为道光帝裁撤外学,用意不为此二项。据传,道光帝居潜邸时,有外省督抚进给嘉庆帝三件貂褂,皇子旻宁(道光帝)看中欲得。谁想嘉庆帝竟把品相好的两件赏给了景山外学两位伶人,把最差的那件赐给了旻宁。旻宁心中大不快,由此与外学伶人结下梁子。及至他登九五大宝,外学终于被他取消。其实道光裁撤外学恐与国势渐衰有关。先是西北边陲叛乱,继而鸦片传入泛滥,再加上年景不好,国力已捉襟见肘。道光帝不事铺张,垂范简朴,裁减娱乐项目开支也算顺理成章。

南府改为升平署后,原南府之中和乐、十番学、钱粮处三机构提升,与升平署平列。升平署总管虽实际成了内学总管,可这位总管的实际地位要高于上述三机构首领。升平署总管品秩虽低,却直接由皇上委派。内学诸事,总管有权直接具奏,皇帝再转饬内务府照办。即便包衣昂邦亦无干预升平署之权。

南府机构虽更名为升平署,京师民间伶界却始终习惯叫它南府。

恢复外学

到了咸丰朝,帝后嗜剧,宫中锣鼓日盛,内学不敷支配,尤其场面人员,技艺远逊于外面。咸丰五年(1855),升平署经考试选拔,十二名民籍随手(场面)进宫承差。此为道光裁撤外学后升平署重新进外学之始,但只限于随手与底包。咸丰十年(1860)皇帝三十寿诞,内廷继乾隆十六年后,正式开启传外面戏班进内廷演剧。三庆、四喜、春台等京师大班各行当好角儿数十人进宫承差。事罢,留下若干人任内学教习在宫内当差,是为供奉。咸丰十年恩赏日记档载:“奴才安福谨奏,于五月初十日由内务府来文,奉朱笔,现传外边唱戏之人俟六月十五日以后,除酌留数名教习外,余具退出。嗣后每月初一日、十五日两次伺候戏,或特传何日伺候,于前三四日传进,唱完退出。并着内务府大臣将外边戏班名目开单呈递,以便每次指传一班,亦不必各班凑集。谨此奏闻。”(周明泰《清升平署存档事例漫钞》)

同治二年(1863),升平署再次裁撤民籍外学。该年七月二十二日恩赏日记档载:“内阁奉上谕,朕奉慈安皇太后、慈禧皇太后懿旨......咸丰十年所传之民籍人等,永远裁革。”此谕还说明本次裁撤惟念咸丰帝梓宫尚未永远奉安,再招外面戏班进宫演戏同治皇帝于心实有不忍。该次裁撤未包含随手及武行跟头虫儿。光绪九年(1883),为预备慈禧太后五旬万寿,复招外面伶人进宫承差并兼内学教习。光绪十九年(1893)至庚子(1900)后,道光朝规制被悉数打破,民籍伶人广列升平署档案,登记造册,按供奉例领取钱粮。

此间的供奉多是京师名角儿,主要差事是进宫演戏,对外名目为内廷教习。至光绪三十二年(1906),教习人数达八十五人,几乎网罗了北京伶界生旦净丑各行名角儿,演戏兼教戏的伶人领双俸,如钱金福等。

教习增多,即把传外面戏班演戏的情形淡化。教习食供奉钱粮,列入朝廷开支序列,他们进宫演戏是本职差事。尤其光绪庚子后,此举多为掩诸列强耳目,以示朝廷不耽声色而勤于政务。内廷演戏只需传进一些外面戏班底包即可,也就是龙套,已非咸丰朝传多个戏班同时进宫承差那般动静大。

供奉“每月食银二两,白米十口,公费制钱一串”,每次承差还另有恩赏。好角儿如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陈德霖、余庄儿、杨小楼等每次得赏少则二十两,多则五十两。其他名角儿及场面亦有赏钱,或四两或八两不等,均远高于供奉的“死工资”。

内廷演戏的规制与戏码儿

内廷演戏有三处大戏楼,即紫禁城宁寿宫畅音阁、热河行宫清音阁、颐和园德和园大戏楼。内监管这三处戏台叫大爷、二爷、三爷。这三座戏台均是三层建筑,由上至下称作福、禄、寿(有人说福禄寿也称大爷、二爷、三爷),下有五井,宽广恢宏,大于京沪民间戏台数倍以上,设备华丽伟观,至尊无比。

除此之外,紫禁城、西苑、颐和园、圆明园等处还有若干小戏楼。各处皆预备行头和切末,可承应一般剧目,规模气象亦非民间戏园可比。升平署藏有各类戏剧秘本,数量之多,关目之完备,均胜于民间伶界。

内廷于乾嘉时有月令承应戏制度,即逢节日必演戏。具体为:元旦承应、立春承应、燕九承应(正月十九日道教长春真人丘处机诞辰)、花朝承应(二月十五日圆明园花神庙皇帝拈香)、寒食承应(清明)、浴佛承应(四月八日佛祖诞辰)、端午承应、关帝诞辰承应(五月十三日)、七夕承应、中元承应、中秋承应、重九承应、腊日承应(腊八)、赏雪承应、赏梅承应、观酺承应(赐宴王公大臣,沿宋代旧制)、祀灶承应(祭灶)、小除夕承应、除夕承应等。月令承应戏之外,内廷诸喜庆事,奏演祥瑞,谓之《法宫雅奏》;皇帝万寿令节前后,内廷奏演群仙贺喜及黄童白叟、含哺鼓腹者,谓之《九九大庆》(参清昭梿《啸亭杂录·续录》卷一)。

道光以后,宫内演戏以朔望承应戏为常态,每月逢初一、十五两日必演戏。戏种分为三类:昆弋、乱弹、秦腔。咸丰之前,皮黄(京剧)尚未完备成型,统称为乱弹。道光之前,昆曲居首,乱弹、梆子(秦腔)次之。同光间,皮黄于京师别树一帜,成为内廷演戏之主流。内廷教习及享供奉钱粮者亦多为皮黄好角儿。昆曲、梆子降为次席。

自乾隆朝始,南府即着手编排连台本戏。所谓连台本戏,即以古代故事、神话小说及元明戏本编排的多本大戏。嘉庆朝之前每台戏多为十本,共二百四十出,经年累月才能演完。主要有《劝善金科》《升平宝筏》《鼎峙春秋》《征西异传》《铁骑阵》《昭代箫韶》《下河东》《兴唐外史》《普天同庆》《忠义传》《锋剑春秋》等。这些本戏都是昆曲类。嘉道咸三朝内廷都奏演过连台本戏。光绪庚子(1900)前,慈禧太后主持将《昭代箫韶》改排为皮黄,在内廷奏演了三十九本,最后一本因拳事起、帝后西狩而未演。

同光时期,京师皮黄班(唱京剧的)日盛,宫内亦很少再演昆曲类连台本戏,改演短小精彩的皮黄折子戏。戏码儿与外面戏园儿商演的大致相同。每折用时多为四刻至八刻(十二刻钟的戏码儿很少),一天演四五出至八九出不等。光宣间,内廷演戏的由头与时日已非前朝那般严格,传外面戏班及伶人供奉进宫承差变得相对频繁且随意。

承应内廷演戏除了内外两学,光绪朝初,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另行创办了由帝后直辖的小戏班,称作“普天同庆”,俗称“本家儿”“本宫”。“本家儿”不归升平署管辖,内监李莲英曾任总管。人员多是长春宫(时为慈禧寝宫)内侍太监,总计一百八十余人,由享供奉钱粮的外学好角儿(即教习)给他们说戏。小班儿既独自承差,有时也与内外学配合演戏。

升平署呈进帝后戏单,凡标明“府”字的即为升平署所辖伶人承应,包括内学和供奉;标明“外”字的即传进外面戏班承应;标明“本”字的即帝后“普天同庆”本家小班儿承应。

“湖差”与“海差”

京师伶人管进颐和园演戏叫“湖差”(湖指昆明湖),进西苑(即三海,现中、南、北海)叫“海差”。光绪帝居西苑瀛台时,传差频繁。升平署西墙毗邻西苑,专开一洞小门儿供伶人进出。凡春夏秋三季,伶人由太监引领,出升平署小门儿即进入西苑。此时西苑已有小船数艘停靠岸边等候,伶人登船,几分钟即至瀛台。冬季,岸边备冰车若干,伶人搭乘冰车驶过河面,皆井然有序。

内廷演戏一般于巳时一刻(早上9点15分)开戏,头一出叫“开场”;末一出叫“团场”,于酉时(下午5点)打住。进宫承差伶人须卯时二刻(早5点半)进宫门。无论冬夏,无论湖差海差,伶人都得天不亮时到宫门口候着。尤其湖差,从城里到颐和园二十余里路程,即便乘轿车(骡车)也得两个来钟头,如此伶人半夜就得起床出门。一旦误了差事,无正当理由者均要受罚,轻者罚俸,重者挨板子。这对于常年习惯于晏起迟眠的伶人,实为艰难痛苦之事。

虽说升平署为朝廷衙门,御用于皇家歌舞升平,却也对国剧的兴盛起了不小作用。不论其功能、目的如何,升平署经年积累的戏本、档案,研创的演剧规制、规模、技艺、脸谱儿、行头等堪为精华,开阔并提升了昔年戏班伶人的眼界和剧艺水准,其“所编与尝演之戏又不下数千种,开旷代未有之局,创千古罕睹之事,岂不伟欤”(王芷章《清升平署志略》)。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