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颜易老,美人迟暮,中国古代文人心理的阴影面积有多大?

凡是搞学术的人,都知道有个知网,无论文理工农,教授博士,都离不开它。以“美人迟暮”为关键词,会搜出海量论文。说实在的,这是一个博士级别的论文选题。本文不揣浅陋,试图做一些抛砖引玉的工作。

先看一段话: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讬诗以怨。至於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故曰:"《诗》可以群,可以怨。——《诗品》

不难理解,这段文字的一个关键词是“怨”,而怨恰恰是中国古典诗歌一个永恒的主题,它奠定了诗词的忧郁特质。大凡经典诗歌,都有这种特质。如最能代表中国诗美的《春江花月夜》: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读毕,一种淡淡的哀愁涌上心头。每次读,每次都有想哭的冲动。

也不难理解,多少文人墨客“夺他人酒杯,浇自家块垒“,以美人来代己,以美人迟暮来比作政治上的不得志,洋洋洒洒,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还真豪无违和感的样子。咱文学上叫做象征主义手法。第一个干这事的,正是屈原。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阮之木兰兮,夕揽州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有了屈原的榜样,后来的人基本上陷入了这个”坑“,无法自拔了。要找这样的句子,要多少,有多少,特别是词,她就是为忧郁而生,也为忧郁而死。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李煜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冯延巳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贺铸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辛弃疾

唐诗有没呢?有!但唐人毕竟格局大些,写边塞的,写军旅的,写山水的,一个个逞才斗能,成就诗歌盛唐。安史之乱,是唐朝国运的转折点,也是诗歌风貌的转折点,国家不幸诗家幸,诗人们替国家着急,替自己委屈,写美人迟暮主题的多了起来。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元稹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白居易

红颜未老恩先断,独倚熏笼到天明。——白居易

扬子江头烟景迷,隋家宫树拂金堤。嵯峨犹有当时色,半蘸波中水鸟栖。——刘禹锡

但是,你要说,写美人迟暮的,都是象征文人政治上的不得志吗,那也确乎有点牵强,难道就不允许文人纯粹地喜欢个妹子、怜香惜玉一把吗?

作为一个男人,这自然是有的。但是,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红颜易老,美人迟暮,如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可遇而不可求,不可骤得,不可长期拥有,因此,这些暗含着遗憾、酸楚乃至不甘的诗句也就超出其文本的内涵,获得新的美学价值。

除了美人迟暮的主题,还有个姊妹主题诗歌,也颇耐人玩味,那就是闺怨诗。男子作闺音的诗,真是多得不可端也。莫非这也是五千年性压抑的结果?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朱庆馀

搞心理学的,不妨研究研究古代文人士大夫心中的阴影面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