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貌丑,为何曹操可以接受王粲,却不能接受张松?原因很简单

熟读《三国演义》,我们会发现,在乱世之中想要出人头地,除了要有真才实学外,相貌也很关键。比如与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庞统,就是因为长相丑陋,结果被孙权厌恶,不受重用。后来,庞统经过鲁肃推荐,前去投奔刘备,结果刘备也因为其长的丑,只给了一个小小县令。当然,在三国时期,因为相貌丑陋被轻视的人并不是只有庞统,还有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两位:张松和王粲。而这两人有一个共同点是,都有投奔曹操的想法,最后结果是曹操接受了王粲,却放弃了张松,到底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下。

张松,字子乔,刘璋的部下,益州别驾,为人短小,放荡不羁,然而却很有才干。当曹操拿下荆州后,据守益州的刘璋惶惶不安,于是派能言善辩的张松前去交好曹操。而此时曹操刚取得荆州,志得意满,完全不把身材矮小、相貌丑陋的张松看在眼里,对他的态度也极为冷淡。而担任主簿的杨修却知道张松是个人才,于是劝曹操最好能把张松收入麾下。

对于杨修的话,曹操根本不放在心上,甚至还在张松面前炫耀自己的文采和军队。结果张松看完曹操写的兵书后,嘲笑曹操说抄袭古人之作。看完曹操的军队后,对曹操说:“丞相驱兵到处,战必胜,攻必取,松亦素知。昔日濮阳攻吕布之时,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此皆无敌于天下也!”正是这短短的几句话,直接把曹操的所有伤疤都揭露了出来,气得曹操直接把张松乱棍打出。

王粲,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太尉王龚曾孙,司空王畅之孙。王粲年少时就非常有才名,甚至东汉末年著名学者蔡邕,都曾说:“王粲才华奇异,我比不上他。我家里收藏的书籍文章,应当全部送给他。”正是因为王粲的才名,17岁时,朝廷下诏任命他为黄门侍郎。而王粲却因为西京长安局势比较混乱,所以前往荆州投奔了刘表。

当刘表见到王粲后,因见其身材矮小,相貌丑陋,对他并不重视。刘表死后,王粲劝刘琮投降曹操。为此曹操任命王粲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后来,曹操在汉水边款待百官,王粲给曹操敬酒时,把袁绍和刘表都损了一遍,最后说曹操所做之事只有夏、商、周三代开国国君才能做到。可以说,王粲这马屁拍的曹操是非常高兴。

看到这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曹操之所以留住王粲而放弃张松,有两点原因。第一点就是因为出身和名气。因为王粲有当世大儒蔡邕的称赞,想不出名都难,而张松身处益州之地,论名气与王粲差很多。第二点就是说话艺术。张松为了突出自己,一味地顶撞曹操,虽然曹操很喜欢人才,但也不会喜欢一个经常顶撞自己的人。而王粲就比张松聪明的多,所以王粲投奔曹操后,深得曹氏父子信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