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小型“起重机”,生活建墓都大有用处

如果有朋友经常去农村的话,有可能会看到这样一种用具:在井的旁边,有一根竖立的架子,架子上加上一根细长的杠杆,当中是支点,末端悬挂一个重物,前段悬挂水桶。这种东西叫做“桔槔”。桔槔俗称“吊杆”“称杆”,是一种原始的汲水工具,当人把水桶放入水中打满水以后,由于杠杆末端的重力作用,便能轻易把水提拉至所需处。桔槔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相当普遍,而且延续了几千年,是中国农村历代通用的旧式提水器具。

在《说苑·反质》记载中,郑国大夫邓析过卫国,见五位农夫“俱负缶而入井灌韭终日一区”。邓析下车为之教:“为机,重其后,轻其前,命曰桥。终日溉韭百区不倦。”用桔槔可日灌百区而不累,可见其的效率之高。

而这小小的桔槔,用处可不止灌溉这么简单,且这种用具也不只出现在中国。早在埃及新王国时代的古墓壁画中就已经有了桔槔汲水图,时代相当于我国殷商中叶。而其用途也从灌溉变成了起土。

古代陵墓的建造是一项大工程,任何一个步骤都是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而起土就是这其中一项最基础而也最费力、费时的。期初运土只靠人力便能解决,后期随着工程的进展,陵墓建造工程越大向地下挖的就越深越广。只靠人力运土会大大延长工期,于是人们就想了个办法,把平时汲水的桔槔用来运土。不止古时如此,在1994我国的一次敦煌考古活动中,也运用到了桔槔来起土(详见考古通讯——敦煌考古漫记)。

许多震惊世界的古代的建筑,以如今的科技恐怕都难以建造,不得不说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远不止现在我们所了解的,其桔槔只是冰山一角。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