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读时光|黔北禅茶

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已有几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而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亦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早在汉朝茶叶就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

南明时期,受战乱影响,不少明末臣子及有学之士纷纷隐居黔北,他们修建庙宇供奉神灵,过着吃斋诵经,清心寡欲的日子。他们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戒除曾经喜欢酒,以茶作为坐禅诵经和结友聚会的主要饮品。

南明永历三年(1649年),四川内江的李丈雪(通醉)在一次隐居遵义禹门,修建经楼禅院,坐禅之余兼农作。其间的一首七绝表现出丈雪通醉对茶的喜爱:“傍个烟村枕破裟,旋编茅草且为家。藩篱不设随来往,澹澹烹茶煮瀑花。”同时,在《山居》一诗中,也两次用“煮茗烹雪”来表达自己当时的心境。

南明永历八年(1654年)监察御史、大错和尚钱邦芑隐居湄潭西来庵,时常与同朝墨友相聚琴洲,“扫叶烹茗,啸歌自适,流连忘归。”湄潭自古种茶,钱邦芑邀友郊游时看到采茶场景诗兴大发:“对对携筐去,朝朝采叶归。绿沾岚影重,青带露痕稀。柔嫩疑伤指,芬芳欲疗饥。及时供茗具,幽事虑多违。”

当时湖广巡抚胡钦华隐居今湄潭客溪(旧时为余庆所辖),盖茅屋十余间命名“茗柯堂”,在房屋侧面有百多丛茶林,每当清明时节,茶叶采摘加工后,都要带一些去西来庵送给钱邦芑。对茶特别痴爱的大错和尚,得到新茶后迫不及待烧水泡茶,遂作诗《试新茶》:“消渴废诗笺,新芽手自煎。流泉春雨后,活火舞风前。香绕歌余梦,凉浸醉里禅。落花如有意,轻飏竹炉烟。”

在湖广巡抚胡钦华的客溪山庄后面海拔1100米的大山上,有一座寺庙名白筠禅院,寺庙始建于康熙年间,寺庙第一任住持为客溪胡姓姻亲,寺庙占地数十亩,建有三重堂、干碾坊、牲畜圈舍和月池,附近的田土和茶园为庙产。白筠禅院山后半坡,有面积约为三亩的茶园,为白筠山的庙产。

白筠禅院寺庙毁于清咸同战乱期间,后有僧人将庙宇重修于白筠山山下取名朝阳寺,白筠山原来的庙产属于朝阳寺所有,当地百姓多为寺庙的佃户,晚清至民国年间,当地春茶的采摘当天交寺庙金和尚处,由寺庙僧人制茶销售。

解放后,土地改革分给当地农民李邱氏。21世纪初茶园被更新,但在土坎上仍存留有部分昔日的茶树,最大茶树的根系22厘米,一部分已经腐朽,根的直径16厘米。在白筠禅院山下一块大田的边上有一棵大茶树,当地70岁以上的老人都知道那是白筠山最大的一棵茶树。据老人们回忆,茶树每到春季一次就可以采摘茶叶几稀眼背(大竹背篓)。

禅是心悟,茶是物质的灵芽。通过心与茶的不断融合渗入,最终形成禅茶文化,其精髓便是“正、清、和、雅”。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