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孙过庭《书谱》的“今不逮古”

有书友要求看《书谱》解析,满足书友的愿望,再发一次。

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王羲之云:“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余不足观。”可谓钟、张云没,而羲、献继之。又云:“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然张精熟,池水尽墨,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谢之。”此乃推张迈钟之意也。考其专擅,虽未果于前规;摭(zhi)以兼通,故无惭于即事。

今译:关于古代以来,善长书法的人,在汉、魏时期,有钟繇(you)和张芝的卓绝书艺,在晋代末期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的墨品精妙。王羲之说:“我近来研究各位名家的书法,钟繇、张芝确实超群绝伦,其余的不值得观赏。”可以说,钟繇和张芝死后,王羲之、王献之继承了他们。王羲之又说:“我的书法与钟繇、张芝相比,与钟繇是不相上下,或者略超过他。对张芝的草书,可与他前后相列;因为张芝精研熟练,临池学书,把池水都能染黑了,如果我也像他那样下功夫刻苦专习,未必赶不过他。”这是推举张芝、自认超越钟繇的意思。考察王羲之父子书法的专精擅长,虽然还未完全实现前人法规,但能博采兼通各种书体,也是无愧于书法这项事业的。

钟繇《荐季直表》

王羲之《黄庭经》

王献之《玉版十三行》

张芝 《今欲归帖》

张芝《二月八日帖》

王羲之《初月帖》

王献之《鸭头丸帖》

评者云:“彼之四贤,古今特绝;而今不逮古,古质而今研。”夫质以代兴,妍因俗易。虽书契之作,适以记言;而淳醨一迁,质文三变,驰鹜沿革,物理常然。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何必易雕宫于穴处,反玉辂于椎轮者乎!又云:“子敬之不及逸少,犹逸少之不及钟张。”意者以为评得其纲纪,而未详其始卒也。且元常专工于隶书,伯英尤精于草体,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拟草则馀真,比真则长草,虽专工小劣,而博涉多优。总其终始,匪无乖互。

今译:书法评论者说:“这四位才华出众的书法大师,可称得上古今独绝。但是今人(二王)还不及古人(钟、张),古人的书法风尚质朴,今人的书法格调妍媚。”然而,质朴风尚因循时代发展而兴起,妍媚格调也随世俗变化在更易。虽然文字的创造,最初只是为了记录语言,可是随着时代发展,书风也会不断迁移,由醇厚变为淡薄,由质朴变为华丽;继承前者并有所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常规。书法最可贵的,在于既能继承历代传统,又不背离时代潮流;既能追求当今风尚,又不混同他人的弊俗。所谓“文采与质朴相结合,才是清雅的风度”。何必闲置着华美的宫室去住古人的洞穴,弃舍精致的宝辇而乘坐原始的牛车呢?评论者又说:“献之的书法之所以不如羲之,就像羲之的不如钟繇、张芝一样。”我认为这已评论到问题的要处,但还未能详尽说出它的始末原由。钟繇专工楷书,张芝精通草体,这两人的擅长,王羲之兼而有之。比较张芝的草体王还擅于楷书,对照钟繇的楷书王又长于草体;虽然专精一体的功夫稍差,但是王羲之能广泛涉猎、博采众优。总的看来,彼此是各有短长的。

张芝《冠军帖》

张芝《终年帖》

可能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过于丰厚,所以中国人总爱发出“今不如昔”的感慨。从老子想回归小国寡民的生活,到孔子感叹礼崩乐坏神往周朝,古书里面总是有类似之声。文章第二段,评价“今不逮古”即是如此。

周边也是经常有这样的声音:“80后不如70后,90后不如80后,00后不如90后,一代不如一代。”这实际上反映了中国人典型的民族性。

当真如他们说的吗?

自然不是。

孙过庭能站在历史的高度,用与时俱进的眼光来评判书法,不愧为一代大家。

事物停滞不前就不会有生命力。书法的发展也是继承和创新的过程,不断的丰富和生长,才使其成为参天大树。

关于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书画家朋友何金洪老师说了一个比喻,很有趣,分享一下:

我问:当今一些书法作品,用传统的审美看不懂,即没有笔法,也不讲究线质,看不出个所以然还价值不菲。怪事啊!

何老师站起来,走到发财树跟前,指着树干说:“传统就好比这个树干,不断的吸收营养长出新的树枝和叶子,有一片叶子说,我不承认和你有什么关系,我就是我,我就是与众不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特立独行。然后断绝了树的联系”说到这儿,何老师摘下一片叶子,扔到盆里。说:“没有根基,很快就完蛋了,不值得可怜!”

然后,坐回到椅子上,品了一口茶,慢吞吞地说:“我们跟在古人后边,做好那片叶子就不错了。如果造化大,长成枝干,这要看天分和机缘了。”

把传统放在显微镜下,会发现它是由无数人的智慧组成的。天分不高的自己,老老实实向这些才华横溢的先人们学习吧!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