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会的一首诗,原来是他在断头台上作的,刽子手听完直接跪下

或许很多人都知道在杭州有着岳飞之墓,但是很少人知道西湖畔还有埋着这样一个英雄,他就是于谦。这样的人物为何葬身于此?很多人都知道于谦是明朝的一个清官,素有“两袖清风”的赞誉。但自古忠臣多昏君,于谦生不逢时,正好遇到了一个昏君。

虽然明朝一度禁止宦官当道,但是遇到少不更事的皇帝朱祁镇,这一切就从不可能变成了可能。那么当时最大的宦官是谁呢?王振,这样一个人从一个落魄的教书先生,阉割进宫后,摇身一变成了尚还是太子的朱祁镇的老师。

古人讲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身为宦官的王振却连皇帝朱祁镇也尊敬的叫他“先生”。明英宗,也就是朱祁镇在9岁时就登基,年少无知一味玩乐,叫王振把持了朝政。这又和我们的主人公于谦有什么关系呢?这里面的关系可大了去了,于谦自诩两袖清风,不贪不抢,正是如此,在整个朝堂一片同流合污的景象中显得与众不同。

于谦在弱冠之年就成为了进士,拜为兵部右侍郎也不过才三十岁,足以看出他的能力非常强。但是偏偏不巧,他得罪了宦官王振,在进京述职期间,他没有带什么礼品送给王振,这可怎么了得?王振看在他第一次没有带礼物,只是小小地记了一笔,但于谦是什么人?堂堂正正啊!所以自己做了一首绝句:手帕蘑菇和线香,本资民甲反为殃。两袖清风朝天去,免得阎闾话短长。

这一次可是真的把王振得罪了个彻底。在土木之变后,本以为自己会失去皇帝宝座的明英宗却在夺门之变中又登上帝位,这一次加上有从龙之功的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等人与王振沆瀣一气,在皇帝耳边吹吹耳旁风。一代功臣,就因为一些莫须有的罪名被处死。五十九岁的于谦死在了自己效忠了一辈子的皇帝手下,在断头台上他留下绝笔诗“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正是这首《石灰吟》让刽子手看完后当场下跪,心中胆颤。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