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于谦和袁崇焕的悲剧看,中国几千年的历史

1449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俘虏,明军精锐全军覆没,明朝自从建立之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险。瓦剌军队之强大,又好像回到了成吉思汗铁木真时期,无所畏惧,战无不胜。这距蒙古被赶出中原,仅仅几十年的时间,国家竟衰败到这种程度,危难才见男儿本色,英雄只有在危难中才能够大放异彩。

于谦一介布衣,靠十年寒窗,苦读,才中进士,走上仕途,为官清廉,为人重名节,当时威望非常高。 土木堡之变,皇帝被俘,全军覆没,消息传来,举朝震惊,人们惊慌失措,哭的哭,骂的骂,唯有于谦冷静处理,令边关总兵,收留逃回来的伤兵,捡取大名将士丢弃的盔甲,马匹等物资。因为他知道,敌人一定还会找上门来的。果然两个月之后,也先率领瓦剌骑兵进攻北京,于谦从容不迫,调动从全国各地来的地方部队,多次击败也先的瓦剌精锐骑兵,也先看占不到多大便宜,无奈撤回草原,北京保卫战取得胜利。

为什么于谦可以战胜强敌?我认为,并不是仓促训练起的明军战斗力有多强,而是因为于谦的战斗意志,敢于和敌人亮剑的精神。他命令明军开出城外,和敌人针锋相对,气势上就压倒敌人,敌人想不到,精锐都被打败,老弱残兵竟敢主动进攻。第二,破釜沉舟,不留后路。战士出城,关闭城门,没有命令,开城门退回的立即斩杀。这和韩信背水列阵,有异曲同工之妙,于谦都有拼死的决心,战士敢不拼命。有了这种精神,羊也会变成狼。于谦拯救了大明王朝,但拯救不了他自己,七年之后明英宗朱祁镇南宫复辟,把于谦斩杀于闹市,全家流放。

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率领的八旗将士,已经在山海关外多次打的明军屁滚尿流,山海关外只剩下,宁远,锦州,两座孤城。山海关已经成为抵御八旗骑兵的最后防线。天启皇帝无计可施,大臣一言不发,军队士气低落,国家危如累卵。袁崇焕以书生而知兵事,自愿去关外抵挡八旗军的铁蹄。努尔哈赤所向披靡,宁远孤城一座,袁崇焕没有逃跑,没有投降,而是和全体将士盟誓,坚守宁远,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努尔哈赤的胜利脚步停止了,他本人也被宁远的大炮所伤,不久死了。从努尔哈赤到他的继任者皇太极,父子两代都没有攻破袁崇焕的关一宁一锦一防线。

天启死了,崇祯登基,袁崇焕向皇帝献上五年平辽方略,虽有夸大之嫌。但为让皇帝树立信心,也没有什么不应该说的。崇祯多疑,袁崇焕稍有不慎,就被打入大牢,崇祯用最残酷的凌迟处死了他,袁崇焕身背无数冤屈血洒刑场。国家危难时刻斩杀栋梁,崇祯你不亡国,谁亡国?纵观几千年的历史,不就是一部内斗史吗?危险关头一过,内斗马上开始,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句,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分合合不就是斗来斗去的结果吗?皇帝并不是不知道,于谦,袁崇焕忠心为国,是国家之栋梁,但是危险一过,党争开始,争权夺利之徒无所不用其极,再完美的人也受不了别人的栽赃陷害,另外皇帝不杀你,如何驾驭群臣?朝廷上尽是阿谀奉承之徒,是一言堂。过不了几天,上台者的命运也是一样,被继任者打翻在地,大臣轮流上位,皇帝才能安心睡觉,什么国家,民族?权利面前一边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