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少数民族政权——北魏

北魏(386年—534年)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

【北魏立国】

1.建国:在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以前为苻坚征服的各族纷纷独立,建立自己的王国。386年,拓跋什翼犍之孙拓跋珪纠合旧部,在牛川召开部落大会,即代王位,正式恢复了代国。 即位不久,因牛川偏远,便迁都盛乐。同年四月,改国号为魏,自称魏王。

2.统一北方:拓跋珪死后,长子明元帝拓跋嗣继位,嗣死,其子拓跋焘即位,是为世祖太武帝, 于时开始了统一北方的战争。北魏先后征服后燕、胡夏等国,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灭北凉,统一北方,西晋末年以来135年的十六国分裂局面宣告结束。从而与南方的刘宋政权并立,形成南北朝对峙的格局,而太延五年即439年魏灭北凉这一年, 被认为是南北朝的开始年代。

【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俗称孝文汉化,是指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所推行政治改革。

内容:

(1)政治:

整顿吏治:政以久任,满一年升迁一级;治绩不好的即使就任不久,也要受到处罚,甚至降级。

变革税制:改变过去州、郡、县争收租调的混乱局面,政府确定只能由县一级征收,征收时禁止使用大斗、长尺、重秤。

颁俸禄制:颁布俸禄制,申明俸禄以外贪赃满一匹绢布的处死。次年颁行的均田令中,又规定地方守宰可以按官职高低给一定数量的俸田。所授公田不准买,离职时移交下任。

改革官制:议定百官秩品,分九品,每品又分正、从。从品为北魏之首创。十九年,又按照家世、官爵等标准,班定姓族,使鲜卑贵族与汉士族得以进一步结合。

迁都洛阳: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拓跋宏把国都从平城迁到洛阳。

(2)经济:

行均田制:颁布了均田令,对不同性别的成年百姓和奴婢、耕牛都作了详尽的受田规定。

创三长制:以三长制取代宗主督护制,采用邻、里、党 的乡官组织,抑制地方豪强荫庇大量户口。

改革租制:新租调规定以一夫一妇为征收单位,每年交纳帛一匹,粟二石。

(3)文化:

禁胡语:孝文帝实施汉化中最重要的政策,即将语言改变,规定不再说鲜卑复合语,而须改说单音节的汉语。

改汉姓:

孝文帝下令把鲜卑族人的姓氏(通常是复姓),改为单姓。

【分裂灭亡】

1.分裂:534年孝静帝迁都于邺,建立东魏,次年宇文泰立元宝炬为帝,建都长安,建立西魏政权。

2.灭亡:550年高洋废东魏皇帝建立北齐,557年宇文觉废掉西魏皇帝,建立了北周政权,魏朝正式灭亡。

来源:知识学酷;如侵权请告知删除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