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 洋彩藍地番蓮紋如意耳瓶

乾隆洋彩瓷,工艺卓绝,釉彩丰美,华丽耀目,乃同朝官窑瓷之佼佼者。此件如意耳瓶属同类洋彩瓷中特为突出之例,绘技精熟,配色明豔,尽显官窑瓷人巧能臻艺。瓶身施蓝地,如意耳繫红色授带缀「卍」字,相类之例极为罕见,凤毛麟角。存世仅知四例清宫旧藏洋彩如意耳瓶:其一与本品极为相似,或原为一对,1997年4月28日售于香港佳士得,编号755;另三例均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刊载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珐琅彩.粉彩》,香港,1999年,图版118,洋彩绿地勾莲纹如意耳瓶(图一);图版126,紫地勾莲纹如意耳葫芦瓶;图版127,紫地勾莲纹如意耳瓶(图二)。清宫旧档虽曾记载洋彩蓝地瓷瓶,存世之例仍极珍罕,下文详述。

洋彩,由欧洲传教士传入清宫造办处,景德镇御窑厂督陶官唐英(1682-1756年)将其发扬光大,成果巧夺天工,臻善至美,展现中式美学与西洋技法之完美融合。

「洋彩」一词,首见于1735年唐英撰《陶务叙略碑记》,蓝浦,《景德镇陶录》,1815年,亦有述之。唐英叙及「洋彩器皿,本朝新仿西洋法琅画法,人物、山水、花卉、翎毛无不精细入神」。1 1744年,唐氏针对洋彩仔细详述:「圆琢白器,五采绘画,摹仿西洋,故曰洋彩。须选素习绘事高手,将各种颜料研细调和,以白瓷片画染烧试,必熟谙颜料、火候之性,始可由粗及细,熟中生巧,总以眼明心细,手准为佳。」2

当时,西洋不仅传入釉彩新色,亦带来当时风行欧洲之西洋设计、装饰元素等,如本品器身缠枝莲纹间所缀各色圆珠,可见于西洋巴洛克风之花形装饰,璎珞珠串巧施光影,强调立体效果,宛若珍宝般耀眼。洋彩之研发,带给清代御窑更为丰富的色彩选择,于既有官瓷基础上,增添了前所未见的新颖风格。

乾隆皇帝重创新,命宫廷画师、艺匠竭其所能,巧探虚实,推陈出新。洋彩新创「锦上添花」技法,乃中国瓷器发展史上首度得以呈现仿似织锦般繁丽纹饰,效果细緻柔美,富丽尊贵。洋彩运用西洋明暗阴影透视法描绘纹饰,中西绘画传统相映交融,如此技法深得乾隆帝喜爱,可见于宫廷画师郎世宁之绘画风格。

御窑厂烧製洋彩瓷数量多为单件或成对,无大量烧造,更显珍稀。据清宫档案,蓝地洋彩瓷仅烧造于十八世纪中期寥寥数年,成品数量极少,《清宫瓷器档案全集》载录,乾隆十三年(1748年)一月十日,七品首领萨木哈来说太监胡世杰交洋彩蓝花地画金花瓶一对,皇帝下旨交佛堂。同年十月十九日,司库白世秀将一对洋彩蓝地画金花瓶交太监胡世杰呈上。乾隆十五年十八日(1750年),库掌达子来说太监胡世杰交洋彩蓝地锦上添花蓍草瓶一对,随木座(图三)。3 档案仅录此三对洋彩蓝地瓶,造于1748至1750年间,均由太监胡世杰上呈。清档中时见胡氏大名,应为高宗重用人物,负责传旨、监督并呈交工艺品。

本瓶之技法、配色显洋风,观其造形与纹饰,却属中式卓绝佳作。当朝製作目的虽未明,蓝地搭配缠枝莲纹、如意耳、红授带及卍字纹,均载祥瑞之意,「青莲」与「清廉」谐音,寓意皇帝重操守德行。清廉首见于《东观汉记》,乃东汉时期,班固(公元32-92年)等史家修纂而成,其中〈周泽传〉录,「拜太常,果敢,数有直言,朝廷嘉其清廉。」4 蓝色且与进学相关,儒家学者荀况,《荀子》〈劝学〉述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意指经由学习,可提升自我,甚可超越师辈。5 寄寓清廉、鼓励精进佛学(莲纹意涵),此瓶配色与纹饰应深得乾隆帝欢心,如意耳及卍字亦有祝愿之意。卍字随著佛教传入中国,音同「万」,与红授带相繫,意喻「万寿无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