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句谚语“山东出相,山西出将”,这里指的是哪座山?

因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历史现象,给后人留下了一句谚语:“山东出相,山西出将”。那么,这里的山东、山西是指的哪座山?

1、战国时山东的“山”是崤山?

“山东”一词出现较早,战国时随秦国崛起,山东更被广泛提及。不过,现代意义上的山东、山西是以太行山为界。战国时则特指秦国之外的山东六国,因此“山东出相”也是说齐、鲁、楚、燕、赵、魏六国“出相”。

秦国与山东六国

战国时的山东之“山”是指哪座山?有人认为是指崤山。崤山位于西安与洛阳间,临近黄河,是秦国与六国的天然屏障、天然界山。秦国兴起于天水,经过与西戎百年之战,兴盛于关中。秦穆公时东进中原,在崤山被晋国所败,全军覆没。

自此秦国转而向西发展。崤山,就成了秦国与其他六国的天然分界线。六国被称为“山东六国”,秦国统辖的地区被称为关西。这里所说的“关”是指临近崤山的函谷关,因此战国时的“山东”,在秦人眼里也是关东。

2、战国时山东的“山”是华山?

西周、东周、春秋战国时,中原地区一直是以河南为核心,平王东迁建立东周后,六国以泰山为志,以黄河为线自视为正朔。秦国则位于西岳华山以西,远离东周洛阳,都城在咸阳,与戎人混居……被六国视为西部蛮戎之地。

山东与关西相对

所以,与很多人认为的山东之“山”是崤山不同,还有很多人认为这里指的是华山。与东岳泰山相对,华山被称为“西岳”,是古中原地区标志性山体。查看地图你会发现,位于渭南平原的华山与崤山一样,把秦国与六国天然分隔开来,是一道天然分界线。

3、崤山、华山对于“山东”而言有两种属性

秦晋崤之战后,秦国主动放弃与崤山之东六国的军事冲突,而专心向西发展,使开疆拓土,称霸于西戎。从此崤山东西地区,从军事属性上分属于两大阵营,一方是秦国,另一方是崤山之东的六国。

以华山划分山东、关西也没有错

西岳华山地处黄河流域,在华夏民族中具有崇高地位。上古时黄帝在这里与部落首领会盟,尧舜禹三帝到华山巡狩……从文化属性来看,华山无疑是关西的圣山,从秦王政统一六国祭拜华山就可以看出,华山对于秦国的重要性。因此,以华山划分山东、关西也没有错。

指动济南原创,转载请注明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