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的这两位皇帝因为说出了真相而被杀

据说遇到危险时,鸵鸟会把头埋入草堆里,以为自己眼睛看不见那就是安全。心理学家把这种消极的心态名之为“鸵鸟心态”。

历史上,当处境不妙时,拥有此等心态的人物不知凡几,即是皇帝亦不能免。

如三国蜀汉皇帝刘禅,蜀国灭亡后被送到魏都洛阳,司马昭封其为安乐县公。有一天,司马昭设宴款待他,席间问:“安乐公思蜀否?”刘禅答道:“此间乐,不思蜀也。”这就是一种典型的“鸵鸟心态”,很被后世史家讥诮。

不过,也有人称,这未几不是刘禅的高明之处,君不见,与刘禅约略同时和其后的几个皇帝,就因为不愿埋首于尘土之中,勇敢地面对真相,结果则都是被杀身亡。

魏国皇帝曹髦

魏国皇帝曹髦,他是魏文帝曹丕之孙,曹魏的第四位皇帝,他即位后,对权臣司马氏兄弟的野心洞若观火,于是他说出了那历史上流传千载的名言:“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也因为他大胆的说出了真相,不久就被弑而亡,年仅20岁。

晋怀帝司马炽

他是司马昭的孙子,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二十五子,西晋的第三位皇帝。

由于他老爹在位时大封同姓王,结果诸王争权,弄出个遗臭万年的八王之乱来,几陷神州于陆沉。结果是匈奴刘聪率军攻入洛阳,俘虏了晋怀帝。

晋怀帝虽无雄才大略,无力挽天倾,但至少也是中人之才,即位前曾受世人称誉。他的亡国之命可以说是由其父亲一手造成。

刘聪俘虏了晋怀帝后,有一次宴会中问他:“你家骨肉相残,怎么那么厉害?”晋怀帝不胜懊恼地答道:“这大概不是人事,是上天的意思……我家如能……各家和睦,您怎么能得到天下!”从这番话可以看出晋怀帝也是个明白人,于是,不久刘聪就把他杀害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