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金缕玉衣,可防尸体千年不腐

传说中的金缕玉衣是有身份地位的人死后穿的寿服,其外观基本与人体形状相同。玉衣是身份的象征,古代皇帝或者位高的大臣是用金线缝起来的,叫金缕玉衣 ,而其他贵族大臣则是使用银线或者铜线缝制,称为银缕玉衣或铜缕玉衣。

那么这玉衣到底有什么好处呢,为什么皇帝他们死后要穿着这衣服呢?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聊聊古代陪葬的这件金缕玉衣。据说汉主刘胜以前是个大胖子,特别是那肚子上跟怀孕五月差不多,所以他的墓出土的玉衣异常肥大。

虽然玉衣保存的比较完好,但是年代久远,不免有些许损坏。但是,这可难不倒社科院的专家们,他们成功地修复了这件玉衣,修复后的玉衣长约两米,约两千五百块玉片组成,而缝的金线就用了差不多两斤。

其耗费的人力物力可谓是相当大。在西汉时,下葬玉衣的穿戴等级并没有规定明确,不管是皇帝还是王公大臣都可以穿玉衣,例如被发现的赵眜的墓中,他便是穿着丝缕玉衣下葬的。

直到东汉的时候,玉衣的等级制度开始兴起,一般只有帝王和贵族死后才能穿金缕玉衣,其他人只能穿银缕、铜缕或者丝缕。玉衣在古代其实并不是衣服,而叫玉匣。

因为中国古代崇尚玉饰品,所以贵族死后会全身裹满玉石,也就是用来装尸体的玉匣子,它可以使尸体保持在一定的温度,防止尸体腐烂,其实就是古人的寿服。

玉衣是用玉片串联起来的,与人体一样分为头部、上体、下体、手部、脚部等几个部分,先把每个部分做好之后再缝合起来,再在里面加一层里衬,玉衣就完成了,成为下葬用的殓服。

据传,刘胜的玉衣也是如此,只不过,那时的工匠在制作玉衣时还巧妙地考虑了身体部位的特征,比如面部的地方还特意做出了明显的眼睛、鼻子和嘴的形状,这个工序就复杂多了。

那么对下体的隐秘部位是怎样处理的呢?专家们在修补时发现,这个部位的制作是采用特殊技术的,做的刚好适合男性特征。比如刘胜的下体部位就用玉片做成了小盒子的形状罩在男性特征上面,还有的会做成袋子的形状。

如果是女性,则会用整块玉片直接覆盖住下体。

奇怪的是,在刘胜玉衣里面居然还发现了十八块玉璧,这些玉璧大小不一,但排列有序,也是用布连接起来的。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玉衣里面还要放玉璧呢?专家们分析称,这应该是先秦的一种葬礼习俗,玉衣和玉璧就像是一组下葬的组织。

据记载,玉璧和玉琮都是古代最为重要的礼器,象征天地和阴阳。一般玉璧是放在身后的,玉琮是放在胸前的,而刘胜玉衣里发现的玉璧,则证明这种葬礼习俗一直延续到了西汉。

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代,根据当时的生产水平,制作一套“金缕玉衣”是十分不易的。从遥远的地方运来玉料,通过一道道的工序把玉料加工成为数以千计的、有一定的大小和形状的小玉片。

每块玉片都需要磨光和钻孔,大小和形状必须经过严密的设计和细致的加工,编缀玉片还需要许多特制的金丝。由此可见,制成一套“金缕玉衣”所花费的人力和物力,是十分惊人的。穷奢极欲的皇室贵族,迷信“玉能寒尸”。

为使其尸体不朽,他们用昂贵的玉衣作殓服,且使用九窍器塞其九窍,可谓费尽心机。但结果适得其反,由于金缕衣价格昂贵,往往招来许多盗墓贼,以致“汉氏诸陵无不盗掘,乃至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

其实,即使那些盗墓贼没有光临,当考古工作者打开那神秘的洞室时,企求“金身不败”的墓主人已化作一捧泥土,剩下的也就是一具精美绝伦的玉衣了。这些仿佛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千百年来破灭的神话。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