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旅吕梁,第二站,文水县——女皇故里,文化名城

文水,是山西省吕梁市下辖的一个县,因境内有文峪河而得名。位于太原盆地西缘,吕梁山脉东麓,东靠汾河,与祁县、平遥相望,西依吕梁山,与离石交界,北与交城、清涂相邻,南与汾阳接壤。

文水历史

文水县历史悠久,是一个有着三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新石器时代,先民就在这里定居、生息、繁衍。春秋,为晋宗室祁氏之田。战国为大陵。西汉设大陵县,别置平陶县,北魏废大陵县置受阳县,平陶县徙往今平遥,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置大陵县,属太原郡。隋开皇十年,因境内有文峪河水,“其水波多纹”,更名为文水县,仍属并州。唐代女皇武则天当政时,于天授元年(690)将其故里文水县改为武兴县,意为武氏勃兴之地。神龙元年(705),复为文水县。以后历代县名不改,相沿至今。1958年并入汾阳县,1959年复置县。

文水名人

文水自古民风淳朴,人杰地灵,英雄辈出。古有一代女皇武则天、宋朝名将狄青,今有女英雄刘胡兰。武则天

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祖籍并州文水县(现成山西文水县东),生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中国历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认和众人皆知的女皇帝。

武则天是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655年-683年),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年10月16日-705年2月22日在位),705年退位以后,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太上皇。武周一朝结束,唐朝复辟,恢复以神都为东都。神龙元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氏在上阳宫病死,年八十二,后与高宗合葬乾陵,留无字碑。

刘胡兰

刘胡兰(1932~1947),山西省文水县人,8岁上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被选为村儿童团长,带领伙伴站岗放哨查路条,侦察敌情,运送武器弹药等。1945年1月,参加了西社夺粮战斗。同年10月,参加了妇女培训班,被选为小组长,在群众大会上,揭露恶霸地主残害群众的罪行,受到区里表扬。培训结束回村后担任村妇救会秘书,组织妇女办冬学,帮助军烈属解决困难,支前和慰问部队等。1947年1月12日因叛徒告密被捕牺牲,当时尚未满15周岁。随后,刘胡兰被中共晋绥分局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

文水旅游

文水旅游资源丰富,刘胡兰纪念馆、上贤遗址、梵安寺塔、西峪口遗址、孝义镇市楼、狄青庙、石永村市楼、麻衣仙姑庙、东岩寺、苍儿会生态旅游景区等都坐落在这里。其中以则天庙、刘胡兰纪念馆、苍儿会风景区最为人熟知。武则天纪念馆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胡兰纪念馆被中宣部命名为“中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县城北四公里的南徐村,是中国唯一女皇帝武则天的故里,唐天宝年间,文水县奉诏在南徐村北面为武则天修庙塑像,并尊“则天圣母”,现存武则天庙。武则天庙

则天庙位于文水县城北南徐村北面。它西傍吕梁山,东靠文峪河,是一处山青水秀的名胜地。庙于坐北向南,规模不大,中轴线上从北到南有正殿、乐楼、雕像、山门;两翼建筑有偏殿、配殿、碑廊、鱼池、回音亭等30多间殿宇,占地面积约26000平方米。院内柳树成荫,花草遍地,以武则天的特定身份名扬中外,成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庙内有武则天政绩陈列,武则天家族史料陈列,中国与武则天有关的名胜古迹陈列。

刘胡兰纪念馆

刘胡兰纪念馆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坐落在文水县刘胡兰村(原名云周西村)村南。建于1956年,后于1957、1976年两次扩建。馆舍坐北向南。馆前广场的汉白玉石纪念碑上刻着毛泽东同志的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烈士墓前耸立着汉白玉烈士石雕像。馆内还有烈士生平事迹陈列室、七烈士纪念厅、刘胡兰雕像、陵墓和观音庙等,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现实教材。在中国革命战争年代献身的英烈中,刘胡兰是惟一的一位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人题词的革命烈士。

苍儿会

苍儿会生态旅游景区位于文水县西部山区,为国家级森林公园,面积360平方公里 ,绿色植被覆盖率达到92%,森林覆盖率达到83%,苍儿会享有“天然氧吧”、“北方九寨沟”之美誉,是华北地区最大的一块“绿肺”。区内有野生动物70余种,野生药材100余种,野生食用菜20余种,野生干鲜果30余种,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北方植物园。特别是还有一处始建于东汉永平10年的佛寺-东岩寺,是佛教传入中国最早的寺庙之一,比洛阳白马寺还早1年,被誉为"民间第一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旅游价值。

狄青庙

位于文水县城南30公里处狄家社村中,又名狄武襄公祠,为北宋名将狄青之家祠。原由狄青次子狄谘率昆弟族人于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修建,大元元员二年(1296年),狄青七世孙狄晖重修,现存建筑为清朝同治十二年(1873年)修建。

门顶悬嘉庆丁卯年(1807年)所立横匾一块,题词:宋室名贤。两匾均为蓝底、金框、金字。正殿正中有神阁一座,内供狄青木雕坐像,面目清秀,温文尔雅,留一绺长须;身披铠甲,头戴紫冠,一身元帅装束。

殿内东壁有重描后的中堂画一幅,联语一副。画面上有古松、明月,一童子正向一个儒家装扮的老者求学拜师。联语为北宋著名政治家韩琦所撰:看尽好花春卧稳,醉残红日夜吟多。名将祠堂书此联语,颇耐人寻味。

梵安寺塔

梵安寺塔在山西文水上贤村内,建于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青砖砌成,为梵安寺附属建筑,现寺已毁。

梵安寺塔高约45米,底边周长25米,为7层8面8角重檐砖塔,中间为空心,每层均有拱石石旋塔门,第一层塔门南开,底有地宫,有地道通往塔外。塔底数层大青石条,上筑红砖古塔,无基无顶,十分奇特,二层以上有木制阶梯,串连各层,通至塔顶,塔为平塔,塔内原有楼梯可直上塔顶,据传塔顶原有一小庙,内供有铁佛,日本军侵占后铁佛、阶梯被毁。塔重修碑记也仅余碑额一方,省文物研究所认定,该塔为现在最大的无基无顶古塔,在古代建筑研究中有一定价值,现该塔为县级重点保护文物,正积极申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塔有三奇,其一是无塔尖,一般塔均有尖,而梵安寺塔没有;其二是塔顶盖庙,甚为罕见;其三是40多米高的塔无地基,完全建立在黄土上。

上贤遗址

上贤遗址位于文水县城南9公里上贤村,遗址面积较大,范围东至太军公路西侧土坡,西至上贤梁顶部,北至马村界沟,南至上贤村南,占地300多亩。遗址距地表深60厘米,文化层厚度2厘米~3厘米,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遗址地层断面多灰坑,地面散存绳纹灰陶片。采集到的标本有石斧、石削、陶鬲、灰陶片、红陶片等。

遗址东部多是灰坑,发现两处陶窑址。西部为山坡地带,有穴居房屋遗迹。据考证,早在公元前4000年,上贤村就有人类在此栖息、繁衍、生存、发展。文水县文物部门测定上贤村遗址属龙山文化。1965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世泰湖省级湿地公园

世泰湖省级湿地公园位于山西吕梁文水县刘胡兰镇王家堡村东,湖区占地1200亩,其中湖面800亩。北有茂盛的林木,美丽的鲜花,美味的果蔬,叶儿田田的荷塘;是一个集风情旅游、休闲度假,户外运动,垂钓寻乐,成为理想的选择胜地。

地方特色

1、文水鈲子

文水鈲子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她属于民间原生态打击乐,队伍庞大,道具服装种类特多,起源于祭祀文祀和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历史价值很累,是文水县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从1980年以来荣获数十项全奖,优藤奖,最佳声响奖最代表表演奖。为山西吕梁文水争得了多次多项荣誉。

2、文水左家拳

左家拳是北方武术拳种的一种,因此拳种创始于清朝著名镖师左昌德而定名,迄今为止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左家拳初始于家传,精技于师授,丰富于交友,践行于保镖,创新于思考,左昌德及子弟们在近半世纪的保镖生涯中,足迹踏遍“南七、北六”13省,从未失手。“左家弹腿天下走”之说就是对左家拳威力的写照。

3、桥头大鼓

“桥头大鼓”是流传于文水民间的一种打击乐,因源于文水县桥头村,主奏乐器又是一种罕见的巨鼓,故称——桥头大鼓。大鼓又称“九龙混天雷公鼓”,直径12尺,高约4尺,由4名鼓手分站东、南、西、北敲击。64名铙钹手按伏羲六十四卦的布局簇拥在大鼓周围,一半持重达4斤的大铙,一半持重达7斤的大钹。传世鼓谱为《龙游八卦雷公鼓》。一经演奏,鼓似雷鸣,铙如电闪,钹像霹雳,人如游龙。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